“歸雁因而扁此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歸雁因而扁此亭”全詩
草勁風剛苕水綠,水枯雪老弁山青。
霜翎去去賓沙漠,云足翩翩影洞庭。
渠亦偶來還自去,弋人何用慕冥冥。
分類:
《歸雁亭》白玉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歸雁亭》
坡仙曾此縷歸程,
歸雁因而扁此亭。
草勁風剛苕水綠,
水枯雪老弁山青。
霜翎去去賓沙漠,
云足翩翩影洞庭。
渠亦偶來還自去,
弋人何用慕冥冥。
中文譯文:
山坡仙人曾在此地留下歸程的足跡,
歸雁也因此在此停駐筑起亭子。
草兒挺拔,風兒剛勁,蒲葦倒映在綠水中,
水面干枯,雪兒已老,彎弓山依然蒼青。
寒霜之翎飛去飛來,拜訪了賓朋沙漠,
輕盈的云彩在洞庭湖上投下飄忽的倩影。
歸雁也曾偶爾來過,卻又自行離去,
弋人何必羨慕那迷茫無邊的彼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白玉蟾所作,描繪了一幅自然景觀的圖景,同時抒發了對逝去的時光和人生的感慨。
詩的開篇,通過提到"坡仙"留下的歸程足跡,引出了歸雁亭的存在。歸雁亭作為一處景點,以歸雁為名,表達了對歸程的思念和向往。歸雁選擇在此停留并建造亭子,可以理解為它們也被這個地方所吸引,與人們對歸途的情感相呼應。
接下來的描寫中,詩人以自然景物為線索,描繪了草兒的挺拔、風兒的剛勁,綠水中倒映的苕蒲,以及干枯的水面和蒼青的彎弓山。這些描寫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山水之美,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變幻。
在后半部分,詩人轉而描述了霜翎、云足,它們象征著飛翔的自由和輕盈。霜翎去去來來,拜訪了賓朋沙漠,云足翩翩,投下倩影于洞庭湖上。這些形象的描繪給人以想象和遐想的空間,同時也增添了詩詞的藝術氛圍。
最后兩句"渠亦偶來還自去,弋人何用慕冥冥"表達了詩人對歸雁的觀察和思考。歸雁時而來,時而去,它們自由自在地追隨本能,不受束縛。而詩人則以"弋人"自喻,反問弋人何必羨慕那迷茫無邊的彼岸,表達了對人生追求的思考和疑問。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草、風、水、山、霜翎、云足等形象的描繪,抒發了對歸途、自由和人生意義的思考。詩人以簡練的語言和意象,展示了宋代詩人白玉蟾獨特的藝術風格,將自然景物與人生哲理相結合,給讀者帶來了一種超越時空的思考和感悟。整首詩詞意境清新,畫面感強烈,給人以自由、追求和思考的啟示。
“歸雁因而扁此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ī yàn tíng
歸雁亭
pō xiān céng cǐ lǚ guī chéng, guī yàn yīn ér biǎn cǐ tíng.
坡仙曾此縷歸程,歸雁因而扁此亭。
cǎo jìng fēng gāng sháo shuǐ lǜ, shuǐ kū xuě lǎo biàn shān qīng.
草勁風剛苕水綠,水枯雪老弁山青。
shuāng líng qù qù bīn shā mò, yún zú piān piān yǐng dòng tíng.
霜翎去去賓沙漠,云足翩翩影洞庭。
qú yì ǒu lái huán zì qù, yì rén hé yòng mù míng míng.
渠亦偶來還自去,弋人何用慕冥冥。
“歸雁因而扁此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