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輪何事過毗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象輪何事過毗耶”全詩
自古行春難盡美,非風即雨輒成差。
我文柔似三眠柳,君句清如六出花。
應悟已公茅屋下,擬之早已涉河沙。
分類:
《次韻彬上人見惠》白玉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次韻彬上人見惠》是宋代詩人白玉蟾所作。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象輪何事過毗耶,
詩竅禪關事一家。
自古行春難盡美,
非風即雨輒成差。
我文柔似三眠柳,
君句清如六出花。
應悟已公茅屋下,
擬之早已涉河沙。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一位名叫彬上人的禪師相遇的情景。詩人表達了對禪宗和詩歌創作的思考,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賞析:
這首詩詞以對話的形式,展示了詩人與禪師之間的交流。詩的開頭兩句“象輪何事過毗耶,詩竅禪關事一家”表達了詩人對禪宗和詩歌的共通之處。禪宗注重頓悟,而詩歌也需要有靈感的閃現,因此詩人認為二者有著相似的境界。
接下來的兩句“自古行春難盡美,非風即雨輒成差”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創作的感慨。詩人認為即使是如春天一般美好的行動,也往往會受到外界的干擾和變故,使得結果不盡如人意。
接著,詩人用“我文柔似三眠柳,君句清如六出花”來形容自己和禪師的文學風格。詩人認為自己的文風柔和,像是沉睡的柳樹,而禪師的句子則清麗如六次盛開的花朵,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最后兩句“應悟已公茅屋下,擬之早已涉河沙”表達了詩人的理解和感悟。詩人認為他已經領悟到了禪宗的真諦,而禪宗中的茅屋和涉河沙則象征著清貧和困苦,詩人愿意以此為主題創作詩歌。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禪宗和詩歌的思考,同時也表達了對人生和創作的感悟。通過對話的形式,詩人展示了自己的文學風格和對禪宗的理解,同時表達了對人生中困難和變故的認識。
“象輪何事過毗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bīn shàng rén jiàn huì
次韻彬上人見惠
xiàng lún hé shì guò pí yé, shī qiào chán guān shì yī jiā.
象輪何事過毗耶,詩竅禪關事一家。
zì gǔ xíng chūn nán jìn měi, fēi fēng jí yǔ zhé chéng chà.
自古行春難盡美,非風即雨輒成差。
wǒ wén róu shì sān mián liǔ, jūn jù qīng rú liù chū huā.
我文柔似三眠柳,君句清如六出花。
yīng wù yǐ gōng máo wū xià, nǐ zhī zǎo yǐ shè hé shā.
應悟已公茅屋下,擬之早已涉河沙。
“象輪何事過毗耶”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