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愁欲到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頻愁欲到家”全詩
暮潮江勢闊,秋雨雁行斜。
多醉渾無夢,頻愁欲到家。
漸驚云樹轉,數點是晨鴉。
分類:
作者簡介(竇鞏)
[唐](約公元七六二年至八二一年間在世)字友封,京兆金城人,竇庠之弟。生卒年均不詳,約自唐肅宗寶應元年至穆宗長慶元年間在世,年六十歲。狀貌魁偉。少博覽,無所不通。性宏放,好談古今。門多長者車轍。諸兄均先貴達,鞏于元和二年(公元八O七年)始舉進士。袁滋鎮滑州,辟為從事。入朝,拜侍御史,歷司勛員外刑部郎中。元稹觀察浙東,奏為副使,檢校秘書少監,兼御史中丞。稹移鎮武昌,鞏為副使。平居與人言,吻動而言不發,白居易等目為囁嚅翁。后終老于鄂渚。鞏所著詩,見竇氏聯珠集。
《早秋江行》竇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早秋江行
回望湓城遠,
西風吹荻花。
暮潮江勢闊,
秋雨雁行斜。
多醉渾無夢,
頻愁欲到家。
漸驚云樹轉,
數點是晨鴉。
中文譯文:
望望湓城已經遠去,
西風吹拂著荻花。
暮潮滔滔江水寬廣,
秋雨中雁呈斜行。
多次醉酒,心中空無夢想,
常感憂郁,渴望回到家。
逐漸驚奇,云與樹相互轉換,
點點黑色是晨時的烏鴉。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早秋時節沿江而行的情景。他回首望著遠去的湓城,感受到了遠離家鄉的寂寞與哀愁。西風吹拂著荻花,江水在暮天中泛起闊潮,雨中的候鳥成斜行飛翔。作者常常陷入醉酒的狀態中,心中空無一物,只有頻繁的憂愁,渴望回到家的溫暖。同時,作者的目光也逐漸被云朵和樹木的變化所吸引,發現天空中飛翔的烏鴉。
賞析:
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早秋時的江行景致和詩人的內心感受。詩中運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湓城、西風、荻花、暮潮、秋雨、雁行等等,以及對情感和心理狀態的抒發。作者通過描寫江行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勾勒出一幅幽靜、凄美的早秋江行圖景,將個人情感與自然景物相融合,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歸途的期盼。同時,也透過詩中對云朵、樹木和烏鴉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細微之處的敏感和對生活中微小變化的觀察,并在細節中折射出內心的變化和感知。整首詩以其簡潔明快的語言,細膩的描繪和富有意境的詩情,勾勒出了作者在早秋江行中的詩意和情感,給讀者留下深深的印象。
“頻愁欲到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ǎo qiū jiāng xíng
早秋江行
huí wàng pén chéng yuǎn, xī fēng chuī dí huā.
回望湓城遠,西風吹荻花。
mù cháo jiāng shì kuò, qiū yǔ yàn háng xié.
暮潮江勢闊,秋雨雁行斜。
duō zuì hún wú mèng, pín chóu yù dào jiā.
多醉渾無夢,頻愁欲到家。
jiàn jīng yún shù zhuǎn, shǔ diǎn shì chén yā.
漸驚云樹轉,數點是晨鴉。
“頻愁欲到家”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