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惠澤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多方惠澤隆”全詩
密音通虜壤,行哭亦兒童。
畫翣離丹闕,幽堂對紫嵩。
孤城空雨泣,白首抱遺弓。
分類:
《仁宗皇帝挽詞七首》蔡襄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是一首宋代蔡襄所作的七首挽詞,題為《仁宗皇帝挽詞七首》。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仁宗皇帝挽詞七首》
萬世威神在,
多方惠澤隆。
密音通虜壤,
行哭亦兒童。
畫翣離丹闕,
幽堂對紫嵩。
孤城空雨泣,
白首抱遺弓。
譯文:
千秋萬世中,仁宗威神永存,
他的恩澤廣泛而豐富。
他的聲音穿越邊塞,
行走的人們哭泣得像孩童一般。
他的畫像離開了皇宮,
在幽靜的堂室中面對紫嵩山。
孤獨的城池空蕩蕩地哭泣,
年老的皇帝抱著他的遺弓。
詩意:
這首挽詞是蔡襄寫給宋仁宗趙禎的,表達了對仁宗皇帝的哀思和緬懷之情。仁宗皇帝被稱為威神,意味著他的威嚴和神圣將永遠存在于世間。詩中提到了他的多方惠澤,說明他的治理有益于國家和人民。詩人將仁宗的聲音比喻為穿越邊塞的密音,強調了他的聲望和影響力。行哭亦兒童則表達了人們對他的深深懷念和悲痛之情。
詩中描繪了仁宗皇帝的畫像離開了皇宮,置于幽靜的堂室中,對著紫嵩山。這里的紫嵩山可以理解為象征皇帝的高尚和崇高的地方。孤城空雨泣表達了皇帝去世后的孤獨和哀傷,白首抱遺弓則意味著年老的仁宗皇帝仍然懷揣著他的遺弓,象征他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
賞析:
《仁宗皇帝挽詞七首》以悼念宋仁宗為主題,通過描繪仁宗的威嚴和治理成就,表達了對他的敬仰和懷念之情。詩詞運用了富有音韻美的語言表達,如密音通虜壤、行哭亦兒童等,給人以聲音的共鳴和情感的共鳴。同時,通過描繪仁宗畫像離開皇宮、孤城空雨泣等形象,表達了仁宗離世后的孤獨和哀傷,給人以深深的感受。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而深沉,語言簡練而富有意境,展現了宋代挽詞的特點,表達了對仁宗皇帝的深深懷念和對國家的忠誠。這首詩詞不僅具有歷史意義,也體現了蔡襄作為文人的情感表達和才華橫溢。
“多方惠澤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én zōng huáng dì wǎn cí qī shǒu
仁宗皇帝挽詞七首
wàn shì wēi shén zài, duō fāng huì zé lóng.
萬世威神在,多方惠澤隆。
mì yīn tōng lǔ rǎng, xíng kū yì ér tóng.
密音通虜壤,行哭亦兒童。
huà shà lí dān quē, yōu táng duì zǐ sōng.
畫翣離丹闕,幽堂對紫嵩。
gū chéng kōng yǔ qì, bái shǒu bào yí gōng.
孤城空雨泣,白首抱遺弓。
“多方惠澤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