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此江水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愛此江水清”全詩
臨泛何容與,愛此江水清。
蘆洲隱遙嶂,露日映孤城。
自顧疏野性,屢忘鷗鳥情。
聊復于時顧,暫欲解塵纓。
驅馳非吾愿,虛懷浩已盈。
分類:
作者簡介(戴叔倫)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江行》戴叔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行》詩詞的中文譯文為:在晴朗的江川上,我駕著小船等待風起。面對著大江,我陶醉在它清澈的水中。蘆洲隱藏在遙遠的峰巒之間,露水照映著孤城。我忘卻了繁忙的世事,專注于欣賞鷗鳥的情景。暫時拋開了塵纓的束縛,但心中充滿了追求。我奔馳的事并非出于愿望,而是心靈已經滿溢。
這首詩詞以描繪一位乘船在江上流浪的詩人的心境為主題。作者戴叔倫通過描繪江水清澈明凈的景象,表達了自己對自然的喜愛與向往。作者忘卻了塵纓的束縛,專注于江水與鷗鳥的美景,表現了一種追求自由、純潔與寧靜的心態。然而,詩中也透露出一絲憂傷與無奈,作者驅馳的事并非出于愿望,而是內心已經充滿了追求與渴望。
這首詩詞的賞析在于它將自然景物和內心境遇融為一體,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疏離和對理想的追求。詩中以清澈的江水、隱藏在遙遠峰巒后的蘆洲和映照孤城的露水為描寫對象,通過這些景物的描繪,呈現出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作者以自然為依托,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愿望和追求,在忙碌的世事中尋找自己真正的歸宿。整首詩語言簡潔,抒情明快,詩人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示了自己對自由與追求的向往,給人以一種寧靜而慰藉的感覺。
“愛此江水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xíng
江行
yàng zhōu qíng chuān lǐ, guà xí hòu fēng shēng.
漾舟晴川里,掛席候風生。
lín fàn hé róng yǔ, ài cǐ jiāng shuǐ qīng.
臨泛何容與,愛此江水清。
lú zhōu yǐn yáo zhàng, lù rì yìng gū chéng.
蘆洲隱遙嶂,露日映孤城。
zì gù shū yě xìng, lǚ wàng ōu niǎo qíng.
自顧疏野性,屢忘鷗鳥情。
liáo fù yú shí gù, zàn yù jiě chén yīng.
聊復于時顧,暫欲解塵纓。
qū chí fēi wú yuàn, xū huái hào yǐ yíng.
驅馳非吾愿,虛懷浩已盈。
“愛此江水清”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