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軫無遺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墜軫無遺音”全詩
好在池邊竹,猶存虛直心。
往復二十年,每見唯清吟。
覺性既自如,世味隨浮沈。
瑯瑯白云姿,悵望空山岑。
豈不悟至理,悲來難可任。
分類:
《瞻禮開師真像》蔡襄 翻譯、賞析和詩意
《瞻禮開師真像》是宋代蔡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瞻禮開師真像,
輕波仍回到故潯。
音聲消失無痕跡,
唯有池邊竹依舊挺立,表現出一種虛直的心靈。
經過二十年的光陰流轉,
每次見面只有清雅的吟唱。
感覺自性已經自如自在,
而世間的喜怒哀樂隨波逐流。
瑯瑯的白云姿態,
讓人悵望空山的峰巒。
豈不明白至理的道理,
悲傷來臨時卻難以任其擺布。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和感慨。詩中的“瞻禮開師真像”意味著作者回望過去,看到了教師的真實面貌,可能是在描述自己的老師或者對教育的思考。詩中的“輕波仍回到故潯”表達了時光的回旋和回歸的意象,暗示著人生的循環和不變。而“池邊竹依舊挺立”則表達了一種堅韌和堅持的精神。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描述二十年來的經歷和成長,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領悟。他認為自己已經能夠自如地把握自己的本性,但同時也意識到世俗的喜怒哀樂無法擺脫,隨波逐流。最后的幾句以“瑯瑯白云姿”,描繪了美麗的白云和空山的景象,表達了對自然美的贊嘆和向往。然而,作者也感嘆自己難以理解和應對悲傷的來臨,暗示了對生活的痛苦和困惑。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時間的流轉和人生的變遷,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內心感受的描寫,表達了對人生哲理和情感的思考。
“墜軫無遺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n lǐ kāi shī zhēn xiàng
瞻禮開師真像
qīng lán hái gù xún, zhuì zhěn wú yí yīn.
輕瀾還故潯,墜軫無遺音。
hǎo zài chí biān zhú, yóu cún xū zhí xīn.
好在池邊竹,猶存虛直心。
wǎng fù èr shí nián, měi jiàn wéi qīng yín.
往復二十年,每見唯清吟。
jué xìng jì zì rú, shì wèi suí fú shěn.
覺性既自如,世味隨浮沈。
láng láng bái yún zī, chàng wàng kōng shān cén.
瑯瑯白云姿,悵望空山岑。
qǐ bù wù zhì lǐ, bēi lái nán kě rèn.
豈不悟至理,悲來難可任。
“墜軫無遺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