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傳法喜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因傳法喜名”全詩
於人無厚薄,知已盡豪英。
藥舍朝爐暖,棋窗夜燭明。
性懷元自得,未用厭逢迎。
分類:
《寶月法喜堂》蔡襄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寶月法喜堂》是宋代蔡襄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寶月法喜堂
少悟浮圖法,因傳法喜名。
於人無厚薄,知已盡豪英。
藥舍朝爐暖,棋窗夜燭明。
性懷元自得,未用厭逢迎。
中文譯文:
少年時悟得了浮屠圖的法門,因此得名法喜。
待人處事沒有厚薄之分,了解他人的胸懷和豪情。
藥舍朝陽爐火溫暖,棋窗之間夜晚燭光明亮。
心性本來滿足,從未因迎合而感到厭倦。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蔡襄對自己生活境遇的領悟和心態。首先,詩人自稱少悟浮圖法,指他在年輕時就領悟了浮屠圖的法門,取名為法喜。這里的浮圖法可以理解為一種修行或領悟,而法喜是蔡襄自己的名字。這一句表達了詩人年輕時就有超脫塵世的心境和智慧。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自己待人接物的胸懷。他認為對待他人,不應該有厚此薄彼的區別,而應該了解每個人的內心世界和壯志豪情。這種平等對待的態度體現了詩人的人格魅力和寬容心態。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詩人的日常生活。他描述了自己在藥舍朝陽下溫暖的爐火和夜晚明亮的燭光。這些景象表現了詩人寧靜而滿足的生活狀態,暗示他已經得到了內心的安寧和滿足。
整首詩表現了蔡襄超脫塵世的心態和寬容待人的品質。他通過表達自己對修行的領悟和對人生的洞察,展示了一種內心的平和與滿足。這首詩詞體現了宋代文人的修身養性的理念,也展示了蔡襄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智慧。
“因傳法喜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ǎo yuè fǎ xǐ táng
寶月法喜堂
shǎo wù fú tú fǎ, yīn chuán fǎ xǐ míng.
少悟浮圖法,因傳法喜名。
yú rén wú hòu bó, zhī yǐ jǐn háo yīng.
於人無厚薄,知已盡豪英。
yào shě cháo lú nuǎn, qí chuāng yè zhú míng.
藥舍朝爐暖,棋窗夜燭明。
xìng huái yuán zì dé, wèi yòng yàn féng yíng.
性懷元自得,未用厭逢迎。
“因傳法喜名”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