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龕明千像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龕明千像日”全詩
龕明千像日,波起一灘雷。
綠淺春前草,香余臘后梅。
背人驚鷺去,將雨好風來。
風氣隨衣袂,嵐光入酒杯。
清游知不屢,欲下更徘徊。
分類:
《游龍門香山寺》蔡襄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龍門香山寺》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蔡襄。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彩色的閣樓環繞著香山寺,蒼崖隔開了水面。龕中的諸佛像映照出陽光的光芒,水波掀起像雷一樣的漣漪。淺綠的草地映襯著初春的景象,香氣余留著去年冬天的梅花。背著人們的驚嘆,白鷺飛離,而雨雪過后的清風吹來。風帶著氣息隨著衣袖飄動,云霧的光芒也進入了酒杯之中。清幽的游人知道自己不愿離去,欲下山卻又徘徊不前。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蔡襄游覽龍門香山寺的景象,通過描寫自然景色和宗教氛圍,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和思考。詩中通過對山水、建筑、花草和風景的描繪,展現了春天初現的美麗景色,以及寧靜祥和的廟宇景象。同時,通過描寫白鷺的離去和清風的到來,表達了變幻莫測的自然現象,以及人生瞬息萬變的真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寫與內心情感的表達相結合,賦予了詩詞以深刻的意境和哲理。
賞析:
《游龍門香山寺》以其精致的描寫和深邃的意境而聞名。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象征,以及對自然景色的精細描繪,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和感官體驗。通過描寫彩色的閣樓、蒼崖隔水、龕中的佛像、水波漣漪等景象,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間,感受到大自然的壯麗和寧靜。同時,通過對春草、臘梅、白鷺和清風的描繪,表達了時光流轉、萬物更迭的主題,以及人生離合、變幻無常的真理。詩中的轉折和對比,如背人驚鷺去、將雨好風來,以及風氣隨衣袂、嵐光入酒杯等,給詩詞增添了層次和韻味。最后,作者表達了自己對清幽山水的喜愛和對離別的不舍,以及對人生追求和徘徊的思考,給讀者留下了深思和遐想的空間。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描寫、深邃的意境和富有哲理的內容,展現了蔡襄獨特的藝術才華和思想情感,是一首值得品味和欣賞的佳作。
“龕明千像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lóng mén xiāng shān sì
游龍門香山寺
cǎi gé yíng lín zhuǎn, cāng yá gé shuǐ kāi.
彩閣縈林轉,蒼崖隔水開。
kān míng qiān xiàng rì, bō qǐ yī tān léi.
龕明千像日,波起一灘雷。
lǜ qiǎn chūn qián cǎo, xiāng yú là hòu méi.
綠淺春前草,香余臘后梅。
bèi rén jīng lù qù, jiāng yǔ hǎo fēng lái.
背人驚鷺去,將雨好風來。
fēng qì suí yī mèi, lán guāng rù jiǔ bēi.
風氣隨衣袂,嵐光入酒杯。
qīng yóu zhī bù lǚ, yù xià gèng pái huái.
清游知不屢,欲下更徘徊。
“龕明千像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