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衣變暑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吹衣變暑風”全詩
清流河漢盡,寒入水云空。
踰久方全白,彌高適正中。
開書還自卷,把酒復誰同。
泫葉漙宵露。
吹衣變暑風。
更看庭樹影,漸過粉墻東。
分類:
《中秋夕獨坐望月》蔡襄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秋夕獨坐望月》是宋代蔡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秋夕獨坐望月
萬里凄凝魄,幽深在處通。
清流河漢盡,寒入水云空。
踰久方全白,彌高適正中。
開書還自卷,把酒復誰同。
泫葉漙宵露。吹衣變暑風。
更看庭樹影,漸過粉墻東。
譯文:
在中秋夜獨自坐著,凝視著月亮,
遙遠的地方暗淡了月光,幽深之處也透亮。
清澈的流水和銀河都消逝了,寒意滲入水面和云空。
經過一段時間,月亮才完全變得明亮,更加高懸,正好在中央。
翻開書卷又自然地合上,舉起酒杯,又和誰共飲?
秋露滴在淚珠般的葉片上,微風吹拂的衣袂像變成了涼爽的風。
又看著庭院里樹影漸漸移動,越過了粉色的墻角朝東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蔡襄在中秋夜獨坐觀賞月亮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出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詩的開頭“萬里凄凝魄,幽深在處通。”表達了月亮的光芒遙遠而微弱,但卻能透亮幽深之處的意境。這種幽深的美好感受暗示著詩人內心的寂寥和思考。
接下來的兩句“清流河漢盡,寒入水云空。”通過對流水和銀河的描繪,傳達了秋天的寒意已經蔓延到水面和云空的意象。這種描寫增強了詩中的冷寂感,與中秋夜的寂靜氛圍相呼應。
詩的后半部分“踰久方全白,彌高適正中。”描繪了月亮逐漸變得明亮,高懸于天空中央的景象。這種變化代表著詩人內心的情感逐漸升華與凈化。
詩的結尾部分“泫葉漙宵露,吹衣變暑風。更看庭樹影,漸過粉墻東。”通過描繪秋露滴在葉片上、微風吹動衣袂以及庭院里樹影的變化,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季節的更替。這種變化也暗示了詩人對于生活和時光的感悟和思考。
整首詩以中秋夜的景象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蔡襄內心的情感和對生活、時光的思考。詩人通過對月亮、流水、樹影等元素的描繪,表現出對寂寥、冷寂和時光流轉的感悟,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人生意義的思索。整體詩意深邃,給人以靜謐、寂寥的情感體驗。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蔡襄將中秋夜的寂靜氛圍與內心情感相結合,表達出對生命、時間和人生意義的思考。同時,詩中的意象變換和細膩的描寫技巧,使詩歌更加生動而富有畫面感。
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寫意風格,以及對自然和內心世界的抒發。通過仔細品味和賞析,讀者可以體會到蔡襄的詩意和情感,同時也能夠在寂靜的夜晚中感受到中秋的美好和思考生命的意義。
“吹衣變暑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ng qiū xī dú zuò wàng yuè
中秋夕獨坐望月
wàn lǐ qī níng pò, yōu shēn zài chù tōng.
萬里凄凝魄,幽深在處通。
qīng liú hé hàn jǐn, hán rù shuǐ yún kōng.
清流河漢盡,寒入水云空。
yú jiǔ fāng quán bái, mí gāo shì zhèng zhōng.
踰久方全白,彌高適正中。
kāi shū hái zì juǎn, bǎ jiǔ fù shuí tóng.
開書還自卷,把酒復誰同。
xuàn yè tuán xiāo lù.
泫葉漙宵露。
chuī yī biàn shǔ fēng.
吹衣變暑風。
gèng kàn tíng shù yǐng, jiàn guò fěn qiáng dōng.
更看庭樹影,漸過粉墻東。
“吹衣變暑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