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關送故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出關送故人”全詩
輕煙拂流水,落日照行塵。
積夢江湖闊,憶家兄弟貧。
裴回灞亭上,不語自傷春。
分類:
作者簡介(戴叔倫)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送友人東歸(一作方干詩,題云送盧評事東歸)》戴叔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友人東歸(一作方干詩,題云送盧評事東歸)》是唐代戴叔倫創作的一首詩詞。詩詞描繪了作者戀人東歸的情景,以及詩人在送別中的復雜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萬里楊柳的色彩,為送走故友。
輕煙如絲拂過流水,夕陽下駛過行人的塵土。
漫長的夢境廣袤如江湖,回想起家鄉的兄弟生活貧寒。
在回望著灞亭的時候,詩人默默自語,傷感春天的到來。
這首詩詞傳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去的憂傷,同時也表達了對家鄉以及親人的思念之情。
詩詞以描繪自然景觀來表達內心情感,通過描繪楊柳和流水、輕煙和行人塵土等景物,營造了一種凄涼的氛圍。面對友人的離別,詩人深感惋惜和悲傷。
詩詞中的“積夢江湖闊”和“憶家兄弟貧”表達了詩人對江湖生活的熱衷與思念家鄉的情感。詩人回望灞亭,心中滿是對友人離去和自身所處環境的疑慮和憂傷。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以及抒發內心情感,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去的情深意切,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家鄉和親人的眷戀之情。詩詞中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感染力。
“出關送故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ǒu rén dōng guī yī zuò fāng gàn shī, tí yún sòng lú píng shì dōng guī
送友人東歸(一作方干詩,題云送盧評事東歸)
wàn lǐ yáng liǔ sè, chū guān sòng gù rén.
萬里楊柳色,出關送故人。
qīng yān fú liú shuǐ, luò rì zhào xíng chén.
輕煙拂流水,落日照行塵。
jī mèng jiāng hú kuò, yì jiā xiōng dì pín.
積夢江湖闊,憶家兄弟貧。
péi huí bà tíng shàng, bù yǔ zì shāng chūn.
裴回灞亭上,不語自傷春。
“出關送故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