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日暮江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晴日暮江上”全詩
晴日暮江上,驚風一葉前。
蕩搖清管雜,幽咽野風傳。
旅舍聞君聽,無由更晝眠。
分類:
作者簡介(戴叔倫)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和尉遲侍郎夏杪聞蟬》戴叔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尉遲侍郎夏杪聞蟬》是唐代詩人戴叔倫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楚地的酷暑天氣,以及柱史(即尉遲侍郎)獨自在晴日傍晚間聽到蟬鳴所引發的思緒和感觸。
詩中以“楚人”指代楚地居民,他們在酷熱的天氣中苦不堪言,而只有柱史獨自能夠聽到蟬鳴。詩人用“晴日暮江上”來形容詩中情景,這里的江上可能指的是宴會或娛樂的場所,而晴日暮時則讓人聯想到夕陽的余輝。在這樣的背景下,蟬鳴突然響起,如同一片亂落的樹葉驚擾了平靜的心情。
接下來,詩人用“蕩搖清管雜,幽咽野風傳”來形容蟬鳴的聲音。清管指的是一種樂器,這里代表著蟬鳴的清脆聲音;而幽咽野風傳則表達了蟬鳴的宏亮和悠遠。整體上,詩中的蟬鳴聲給人一種寂靜中的獨奏感,擾亂了江上的娛樂場景,也喚起了詩人自身的感觸。
最后兩句,“旅舍聞君聽,無由更晝眠”表達了詩人對柱史的羨慕和自己難以晝夜安眠的感受。詩人在旅舍中聽到柱史聽蟬的消息,意味著柱史的生活更加安逸和舒適。而自己則因為無法入睡,無法享受休息和清凈。
整首詩以楚人酷熱的生活環境為背景,通過描寫柱史聽蟬的情景,展示了一種內心的憂愁和無奈。詩中運用了對比和形象的描寫手法,將蟬鳴與楚地的酷暑形成鮮明的對比,凸顯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寂靜和舒適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晴日暮江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yù chí shì láng xià miǎo wén chán
和尉遲侍郎夏杪聞蟬
chǔ rén fāng kǔ rè, zhù shǐ dú wén chán.
楚人方苦熱,柱史獨聞蟬。
qíng rì mù jiāng shàng, jīng fēng yī yè qián.
晴日暮江上,驚風一葉前。
dàng yáo qīng guǎn zá, yōu yè yě fēng chuán.
蕩搖清管雜,幽咽野風傳。
lǚ shè wén jūn tīng, wú yóu gèng zhòu mián.
旅舍聞君聽,無由更晝眠。
“晴日暮江上”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