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涵松翠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露涵松翠濕”全詩
露涵松翠濕,風涌浪花浮。
老衲供茶碗,斜陽送客舟。
自緣歸思促,不得更遲留。
分類:
作者簡介(戴叔倫)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題橫山寺》戴叔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橫山寺
偶入橫山寺,湖山景最幽。
露涵松翠濕,風涌浪花浮。
老衲供茶碗,斜陽送客舟。
自緣歸思促,不得更遲留。
詩詞中文譯文:
偶然來到橫山寺,湖山景色最為幽美。
露水滋潤松樹的翠綠,風浪激蕩著浪花飛濺。
和藹的老僧送上茶碗,夕陽斜照著客船。
因為思鄉之情急促,無法再遲延逗留。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偶然來到橫山寺的情景。橫山寺位于山間湖畔,景色幽美宜人。松樹被清晨的露水滋潤得翠綠欲滴,湖面上的波浪也隨風澎湃,柔美的浪花飛濺。老僧熱情地為作者供上茶碗,夕陽傾斜的光線照亮了客船。然而,作者因為思鄉之情急促,無法再繼續逗留,只能依依惜別。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優美的語言描繪了橫山寺的景色和作者的感受。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人物,傳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整首詩情感真摯,抒發了作者內心的牽掛和無奈之情。透過湖山景色的描繪,詩中呈現了一幅優美而寂靜的畫面,給人帶來一種寧靜和思索的感覺。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并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即將離開這片美景,心生無限不舍之情。整首詩語意清新、形象鮮明,意境深遠,是一首富有禪意和懷舊情懷的佳作。
“露涵松翠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héng shān sì
題橫山寺
ǒu rù héng shān sì, hú shān jǐng zuì yōu.
偶入橫山寺,湖山景最幽。
lù hán sōng cuì shī, fēng yǒng làng huā fú.
露涵松翠濕,風涌浪花浮。
lǎo nà gōng chá wǎn, xié yáng sòng kè zhōu.
老衲供茶碗,斜陽送客舟。
zì yuán guī sī cù, bù dé gèng chí liú.
自緣歸思促,不得更遲留。
“露涵松翠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四緝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