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天無應不成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水天無應不成需”全詩
夏商正朔猶能布,湯武干戈未便驅。
澤火有名方受革,水天無應不成需。
詳知仁我為心者,肯作人間淺丈夫。
分類:
《觀三王吟》邵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觀三王吟》是宋代邵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片中原萬里馀,
殆非孱德所宜居。
夏商正朔猶能布,
湯武干戈未便驅。
澤火有名方受革,
水天無應不成需。
詳知仁我為心者,
肯作人間淺丈夫。
詩意:
這片中原廣袤無垠,
幾乎不適合孱弱的德行居住。
夏商時期的統治者,仍然能夠推行正朔,
但湯武時期的干戈戰爭卻還無法被消除。
澤火有名,表明它已經接受了變革,
而水天之間的關系卻沒有得到應有的調和。
只有真正理解仁愛之道的人,
才愿意在人世間做一個淺薄的平凡之人。
賞析:
這首詩詞以中原為背景,通過對夏商湯武等歷史時期的比較,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狀的思考和對人性的探索。
首先,詩中提到的“中原”指的是中國的中心地帶,代表著社會的中心和核心價值觀。作者通過描繪中原的廣袤和壯麗,暗示了中原地區歷史上的輝煌和繁榮,但與此同時,他也指出這片土地上存在著問題和不適應的現象。
詩中提到的夏商和湯武是中國古代的兩個重要時期。夏商時期被認為是封建社會的起源,而湯武時期則代表了戰爭和沖突。通過對夏商和湯武的比較,可以看出作者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和對戰亂的擔憂。他認為,盡管夏商時期仍然能夠維持一定的秩序,但戰亂和干戈仍然無法被完全消除,社會還沒有達到和平穩定的狀態。
詩中的“澤火”和“水天”則是對社會變革和人際關系的象征。澤火有名,表示它已經接受了變革,可能指的是改革的力量在社會上產生了一定影響。而水天無應,則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沒有得到應有的和諧與平衡。這種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和思考,反映了作者對社會進步和人性發展的期望。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人性的思考。他認為,真正理解仁愛之道的人,不會追求權力和利益,而是愿意在紛繁復雜的世間做一個心胸寬廣、平凡樸實的人。這種對純粹人性的贊美,體現了作者對高尚品德和人格修養的追求。
總的來說,《觀三王吟》通過對歷史時期的比較和對社會現狀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和人性的關注。詩詞中融入了對理想社會和卓越人性的向往,呼喚人們追求仁愛之道,追求內心的真善美。
“水天無應不成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sān wáng yín
觀三王吟
yī piàn zhōng yuán wàn lǐ yú, dài fēi càn dé suǒ yí jū.
一片中原萬里馀,殆非孱德所宜居。
xià shāng zhēng shuò yóu néng bù, tāng wǔ gān gē wèi biàn qū.
夏商正朔猶能布,湯武干戈未便驅。
zé huǒ yǒu míng fāng shòu gé, shuǐ tiān wú yīng bù chéng xū.
澤火有名方受革,水天無應不成需。
xiáng zhī rén wǒ wèi xīn zhě, kěn zuò rén jiān qiǎn zhàng fū.
詳知仁我為心者,肯作人間淺丈夫。
“水天無應不成需”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