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寒不暖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寒不暖天”全詩
幸非在郭中,不見繁華物。
不寒不暖天,光陰半晴日。
花外秋千鳴,月隔秋千出。
分類:
《共城十吟·其五曰春郊寒食》邵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共城十吟·其五曰春郊寒食》是宋代邵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郭外花亦繁,不謂繁華失。
幸非在郭中,不見繁華物。
不寒不暖天,光陰半晴日。
花外秋千鳴,月隔秋千出。
詩意:
這首詩詞以春天的郊外寒食節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繁華世界的獨特感悟。詩人觀察到郭外的花朵也是繁盛的,但他認為這種繁華并沒有失去其本真的美麗。他慶幸自己沒有生活在塵囂繁華之中,因為只有離開繁華的環境,他才能真正欣賞到繁華的價值。詩中描繪了一個既不寒冷也不炎熱的天氣,時間的流逝仿佛是半晴的一天。花朵外面的秋千搖動著,月亮透過秋千的間隙露出來。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春天郊外景色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繁華的獨立態度和對清靜自然的追求。詩中的花朵繁盛和秋千的搖動都是對繁華世界的象征,而詩人觀察到這些景象并不是為了批判,而是在表達自己對繁華的超然態度。他認為真正的繁華和美麗并不在于外部的物質堆砌,而是在于內心的體驗和感悟。詩人選擇離開喧囂的城市,來到寧靜的郊外,才能真正領悟到世俗背后的美好。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出一種寂靜而清新的意境,給人以靜謐、寧靜的感受。
這首詩詞展現了邵雍獨立超然的情懷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追求清靜自然、超脫塵世的思想風貌。它通過對繁華和寧靜的對比,呼喚人們追求內心的平靜和真實的美。
“不寒不暖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òng chéng shí yín qí wǔ yuē chūn jiāo hán shí
共城十吟·其五曰春郊寒食
guō wài huā yì fán, bù wèi fán huá shī.
郭外花亦繁,不謂繁華失。
xìng fēi zài guō zhōng, bú jiàn fán huá wù.
幸非在郭中,不見繁華物。
bù hán bù nuǎn tiān, guāng yīn bàn qíng rì.
不寒不暖天,光陰半晴日。
huā wài qiū qiān míng, yuè gé qiū qiān chū.
花外秋千鳴,月隔秋千出。
“不寒不暖天”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