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言問憔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言問憔悴”全詩
何言問憔悴,此日駐方舟。
遠道曳故屐,馀春會高齋。
因言別離久,得盡平生懷。
分類:
作者簡介(戴叔倫)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敬報孫常州二首》戴叔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敬報孫常州二首》是唐代詩人戴叔倫的作品。該詩以寫給朋友孫常州的信函形式表達了詩人的感慨和思念之情。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衰病苦奔走,
未嘗追舊游。
何言問憔悴,
此日駐方舟。
遠道曳故屐,
馀春會高齋。
因言別離久,
得盡平生懷。
詩意:
詩人戴叔倫在遠離故鄉的旅途中,身體虛弱,疲憊不堪。他一直沒有機會回憶過去的歡樂時光。他詢問自己的朋友孫常州,是否發覺了他的憔悴。在這一天,他停下了腳步,駐足在方舟之上,思緒萬千。他長途跋涉,鞋履已破舊,然而仍懷揣著對孫常州的思念。盡管離別已久,但終于得以傾訴他一生的感慨與思念。
賞析:
這首詩通過朋友之間的書信來表達了戴叔倫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念。詩人用簡明扼要的語言,將自己身體的衰弱與奔波的辛苦表達出來,同時也表明了自己一直未能回憶往事的遺憾。他在信中詢問孫常州是否察覺到自己的憔悴,表達了對友誼的珍視和希望得到關心的渴望。
詩人用"駐方舟"的意象,表達了他在旅途中停下腳步,停下思緒,思考和回憶過去的時光。"遠道曳故屐"一句,形象地描繪了詩人長途跋涉的辛苦和疲憊。"余春會高齋"則表明他思念友人的心情,希望能夠在高齋相聚,共度余春時光。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思緒,雖然字字簡短卻意蘊豐富。通過描寫自己的身體狀況和旅途的辛苦,詩人表達了對友誼的思念和對過去時光的懷念。這首詩充滿了真摯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戴叔倫對友誼和人生的感悟。
“何言問憔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ng bào sūn cháng zhōu èr shǒu
敬報孫常州二首
shuāi bìng kǔ bēn zǒu, wèi cháng zhuī jiù yóu.
衰病苦奔走,未嘗追舊游。
hé yán wèn qiáo cuì, cǐ rì zhù fāng zhōu.
何言問憔悴,此日駐方舟。
yuǎn dào yè gù jī, yú chūn huì gāo zhāi.
遠道曳故屐,馀春會高齋。
yīn yán bié lí jiǔ, dé jǐn píng shēng huái.
因言別離久,得盡平生懷。
“何言問憔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