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祚華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比祚華嵩”全詩
協征調宮。
靈饗慶洽。
祉積化融。
八變有序。
三獻已終。
坎牲瘞玉。
酬德報功。
振垂成呂。
投壤生風。
道無虛致。
事由感通。
于皇盛烈。
比祚華嵩。
分類:
作者簡介(沈約)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出身于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謚例》、《宋文章志》,并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梁雅樂歌 禋雅 二》沈約 翻譯、賞析和詩意
《梁雅樂歌 禋雅 二》是南北朝時期沈約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盛樂斯舉。
協征調宮。
靈饗慶洽。
祉積化融。
八變有序。
三獻已終。
坎牲瘞玉。
酬德報功。
振垂成呂。
投壤生風。
道無虛致。
事由感通。
于皇盛烈。
比祚華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場盛大的樂舞活動,是為了慶祝神靈的降臨和祝福的實現。詩中充滿了莊嚴、神圣和喜悅的氛圍。
首先,詩詞表達了樂舞的盛況,歌頌了宮廷中的樂舞之美。"盛樂斯舉"指樂舞的壯麗景象。"協征調宮"表示各種樂器齊奏,音樂和諧一致。"靈饗慶洽"描繪了神靈接受祭祀,帶來豐收和幸福的場景。"祉積化融"表示吉祥之氣聚集,祝福融入每個人的生活。
接下來,詩詞描述了儀式的莊重和有序。"八變有序"指樂舞的變化多樣而有條不紊。"三獻已終"表示祭祀儀式的三次奉獻已經完成,充滿了敬意和虔誠。
詩詞中還提到了祭祀儀式的細節。"坎牲瘞玉"指祭祀用的牲畜被埋葬,表示對神靈的敬意。"酬德報功"表示通過祭祀來回報神靈的恩德和功績。
最后,詩詞提到了祭祀儀式所帶來的好處和意義。"振垂成呂"指音樂振奮人心,使人精神振奮。"投壤生風"表示祭祀活動的莊嚴和誠心會感動上天,帶來福澤。
整首詩詞表達了對莊嚴祭祀儀式的贊美和祝福,同時也傳達了人與神靈相通的信仰和感激之情。通過莊重的樂舞和祭祀,人們向神靈表達了對豐收和幸福的追求,同時也展示了當時南北朝時期宮廷文化的繁榮和莊嚴。
“比祚華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áng yǎ yuè gē yīn yǎ èr
梁雅樂歌 禋雅 二
shèng lè sī jǔ.
盛樂斯舉。
xié zhēng diào gōng.
協征調宮。
líng xiǎng qìng qià.
靈饗慶洽。
zhǐ jī huà róng.
祉積化融。
bā biàn yǒu xù.
八變有序。
sān xiàn yǐ zhōng.
三獻已終。
kǎn shēng yì yù.
坎牲瘞玉。
chóu dé bào gōng.
酬德報功。
zhèn chuí chéng lǚ.
振垂成呂。
tóu rǎng shēng fēng.
投壤生風。
dào wú xū zhì.
道無虛致。
shì yóu gǎn tōng.
事由感通。
yú huáng shèng liè.
于皇盛烈。
bǐ zuò huá sōng.
比祚華嵩。
“比祚華嵩”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