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備牲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式備牲牷”全詩
太乙微玄。
降臨下土。
尊高上天。
載陳珪幣。
式備牲牷。
云箛清引。
栒虡高懸。
俯昭象物。
仰致高煙。
肅彼靈祉。
咸達皇虔。
分類:
作者簡介(沈約)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出身于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謚例》、《宋文章志》,并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梁雅樂歌 禋雅 一》沈約 翻譯、賞析和詩意
《梁雅樂歌 禋雅 一》是南北朝時期沈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紫宮昭煥。
太乙微玄。
降臨下土。
尊高上天。
載陳珪幣。
式備牲牷。
云箛清引。
栒虡高懸。
俯昭象物。
仰致高煙。
肅彼靈祉。
咸達皇虔。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幅莊嚴肅穆的祭祀場景,展現了對天地神明的崇敬和虔誠之情。詩中提到了紫宮、太乙以及上天,表達了祭祀儀式的莊嚴和尊崇。詩人描述了祭祀中的各種儀式準備,如陳設珍寶、備齊犧牲品等。云箛清引、栒虡高懸則描繪了祭祀儀式中的音樂和舞蹈。最后,詩人表達了對神明的敬畏之情,希望祭祀能夠使靈祉降臨,皇帝的虔誠也能得到回應。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祭祀儀式的描繪,展現了南北朝時期人們對神靈的尊崇和虔誠。詩中所描繪的紫宮、太乙等神明符號,以及各種祭祀儀式的細節,都表達了對神靈的崇拜和敬畏之情。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詩人成功地刻畫出了整個祭祀場景的莊嚴肅穆,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祭祀儀式的莊重和神圣。詩人以崇高的語言表達了對神靈的祈求,希望祭祀能夠獲得神明的保佑和回應,體現了人們對于祥瑞和平安的向往。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其莊嚴肅穆的描繪和虔誠的情感,展示了南北朝時期人們對神靈的敬畏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
“式備牲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áng yǎ yuè gē yīn yǎ yī
梁雅樂歌 禋雅 一
zǐ gōng zhāo huàn.
紫宮昭煥。
tài yǐ wēi xuán.
太乙微玄。
jiàng lín xià tǔ.
降臨下土。
zūn gāo shàng tiān.
尊高上天。
zài chén guī bì.
載陳珪幣。
shì bèi shēng quán.
式備牲牷。
yún gū qīng yǐn.
云箛清引。
xún jù gāo xuán.
栒虡高懸。
fǔ zhāo xiàng wù.
俯昭象物。
yǎng zhì gāo yān.
仰致高煙。
sù bǐ líng zhǐ.
肅彼靈祉。
xián dá huáng qián.
咸達皇虔。
“式備牲牷”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