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羣飛飛不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翡翠羣飛飛不息”全詩
一朝得意心相許。
明月如規方襲予。
夜長未央歌白纻。
翡翠羣飛飛不息。
愿在云間長比翼。
佩服瑤草駐容色。
舜日堯年歡無極。
分類:
作者簡介(沈約)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出身于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謚例》、《宋文章志》,并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四時白纻歌 夜白纻》沈約 翻譯、賞析和詩意
《四時白纻歌 夜白纻》是南北朝時期沈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秦箏齊瑟燕趙女。
一朝得意心相許。
明月如規方襲予。
夜長未央歌白纻。
翡翠群飛飛不息。
愿在云間長比翼。
佩服瑤草駐容色。
舜日堯年歡無極。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女子的心情和情感表達。她是燕趙國的女子,她在彈奏秦箏和齊瑟時得到了別人的賞識,心中感到非常得意和滿足。她形容月亮像一個規矩(古代用來量度的器具),溫柔地降臨在她身上。夜晚漫長,歌聲此起彼伏,她穿著白色的纻(一種輕薄的絲織品)唱歌。周圍飛舞的翡翠鳥群不停地飛翔,她希望和自己心儀的人長久地相互依偎,像翡翠鳥一樣永遠飛翔在云間。她羨慕著仙女一樣的容貌,希望能夠保持青春美麗,就像佩戴著瑤草一樣。她想象著古代傳說中舜帝和堯帝統治的時代,那個時代充滿了歡樂,沒有煩惱和痛苦。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女子的內心世界和情感表達。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將女子的情感與環境相結合,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表現力。詩中的秦箏和齊瑟是古代的樂器,代表了女子的才藝和美感。明月的比喻使得女子的得意和滿足更加生動形象。夜晚的歌聲和白纻的形象給人一種柔和、寧靜的感覺。翡翠鳥群的出現象征著女子內心的希冀和向往,她渴望與心儀之人長久相伴。最后,對瑤草和舜日堯年的描繪展示了女子對美麗和幸福的向往,以及對古代傳說時代的憧憬。
這首詩詞充滿了對美好事物的謳歌和向往,展現了南北朝時期人們對于歡樂、美麗和和諧社會的向往。同時,通過描繪女子的情感和心情,詩人也抒發了自己對于女子才情和美貌的贊美。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音樂和傳說的描繪,創造了一種虛幻而優美的意境,給人以愉悅和想象的空間。
“翡翠羣飛飛不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ì shí bái zhù gē yè bái zhù
四時白纻歌 夜白纻
qín zhēng qí sè yān zhào nǚ.
秦箏齊瑟燕趙女。
yī zhāo dé yì xīn xiāng xǔ.
一朝得意心相許。
míng yuè rú guī fāng xí yǔ.
明月如規方襲予。
yè zhǎng wèi yāng gē bái zhù.
夜長未央歌白纻。
fěi cuì qún fēi fēi bù xī.
翡翠羣飛飛不息。
yuàn zài yún jiān zhǎng bǐ yì.
愿在云間長比翼。
pèi fú yáo cǎo zhù róng sè.
佩服瑤草駐容色。
shùn rì yáo nián huān wú jí.
舜日堯年歡無極。
“翡翠羣飛飛不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