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遽淪班姬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遽淪班姬寵”全詩
俗險信難羣。
坎壇元淑賦。
頓挫敬通文。
遽淪班姬寵。
夙窆賈生墳。
短俗同如此。
長嘆何足云。
分類:
作者簡介(沈約)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出身于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謚例》、《宋文章志》,并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怨歌行》沈約 翻譯、賞析和詩意
《怨歌行》是南北朝時期沈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時屯寧易犯。
俗險信難羣。
坎壇元淑賦。
頓挫敬通文。
遽淪班姬寵。
夙窆賈生墳。
短俗同如此。
長嘆何足云。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沈約對時世的不滿和怨憤之情。他觀察到當時的社會風氣險惡,人們對于真實和真誠的信仰越發困難。他用詩詞抒發了對于社會腐敗和人情冷漠的憤懣之情。
賞析:
《怨歌行》以簡練而富有力度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當時社會風氣的不滿和憂慮。以下是對各句的解析:
1. "時屯寧易犯":時代困擾,難以避免。
2. "俗險信難羣":社會風氣險惡,真誠難求。
3. "坎壇元淑賦":人們對于高尚品德的贊頌已經荒廢。
4. "頓挫敬通文":敬仰之心受到挫折,通達文學的人也不被重視。
5. "遽淪班姬寵":突然失去寵愛,淪落為平凡之人。
6. "夙窆賈生墳":賈生(指賈誼)早已埋葬。
7. "短俗同如此":社會短視、庸俗之風無處不在。
8. "長嘆何足云":作者長嘆,表示對于時代局勢的不滿和無奈。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有力的文字,表達了作者對于時世的不滿和無奈,揭示了社會風氣的腐敗和人情的冷漠。它是沈約對于時代不公和社會險惡的抱怨之詞,體現了他對于高尚品德和真誠信仰的追求。這首詩詞在揭示社會現實的同時,也可以引發人們對于社會道德和價值觀的思考。
“遽淪班姬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àn gē xíng
怨歌行
shí tún níng yì fàn.
時屯寧易犯。
sú xiǎn xìn nán qún.
俗險信難羣。
kǎn tán yuán shū fù.
坎壇元淑賦。
dùn cuò jìng tōng wén.
頓挫敬通文。
jù lún bān jī chǒng.
遽淪班姬寵。
sù biǎn jiǎ shēng fén.
夙窆賈生墳。
duǎn sú tóng rú cǐ.
短俗同如此。
cháng tàn hé zú yún.
長嘆何足云。
“遽淪班姬寵”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