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靈興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月靈興慶”全詩
沙祥發源。
功參禹跡。
德贊堯門。
言容典禮。
褕狄徽章。
儀形溫德。
令問昭陽。
日月不居。
歲時晼晚。
瑞云纏心。
閟宮惟遠。
分類:
作者簡介(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蘭成,北周時期人。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他以聰穎的資質,在梁這個南朝文學的全盛時代積累了很高的文學素養,又來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經歷豐富了創作的內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特面貌。
《周宗廟歌 皇夏》庾信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周宗廟歌 皇夏》
朝代:南北朝
作者:庾信
月靈興慶。
沙祥發源。
功參禹跡。
德贊堯門。
言容典禮。
褕狄徽章。
儀形溫德。
令問昭陽。
日月不居。
歲時晼晚。
瑞云纏心。
閟宮惟遠。
中文譯文:
月亮的靈氣興盛。
吉祥的祥瑞從這里起源。
功績承襲禹王的足跡。
美德贊美堯帝的門扉。
言辭恭謹,容顏莊重,典禮莊嚴。
服飾華美,徽章明顯。
儀態端莊,品德溫和。
使人想問候昭陽宮的君主。
日月不停留。
歲月流轉,時間漸晚。
祥云纏繞著人們的心頭。
宮殿深處的禁宮遙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南北朝時期庾信創作的《周宗廟歌 皇夏》。詩歌以宗廟為背景,描述了皇夏(指周朝)的盛世景象。詩中通過描繪月亮興盛、祥瑞的發源、君主的美德和儀容、時間的流轉以及宮殿的遙遠等意象,表達了對周朝的贊美和祝福。
詩中提到的月亮代表著皇夏的靈氣興盛,預示著國家的繁榮昌盛。沙祥發源則象征著祥瑞的開始,預示著國家的吉祥和祥瑞的源頭。詩中也提到了禹王和堯帝,表達了對古代偉大君主的敬仰和傳承。
詩中強調了禮儀和美德的重要性,容顏莊重、典禮莊嚴,以及服飾徽章的華美,都反映出君主的高尚品質和儀態端莊。詩中還表達了對君主的問候和祝福,向昭陽宮的君主致以崇高的敬意。
最后幾句描繪了日月不停留、歲月流轉的情景,以及瑞云纏繞人心和宮殿的遙遠,給人以時光匆匆、宮殿深處的遙遠感,凸顯了時光的無情和宮殿的莊嚴。
整首詩以簡潔而精練的語言,通過各種意象的運用,展示了皇夏盛世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周朝的美好祝愿和敬仰之情。這首詩既是對古代帝王的頌揚,也是對社會和諧繁榮的期望,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價值意義。
“月靈興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u zōng miào gē huáng xià
周宗廟歌 皇夏
yuè líng xīng qìng.
月靈興慶。
shā xiáng fā yuán.
沙祥發源。
gōng cān yǔ jī.
功參禹跡。
dé zàn yáo mén.
德贊堯門。
yán róng diǎn lǐ.
言容典禮。
yú dí huī zhāng.
褕狄徽章。
yí xíng wēn dé.
儀形溫德。
lìng wèn zhāo yáng.
令問昭陽。
rì yuè bù jū.
日月不居。
suì shí wǎn wǎn.
歲時晼晚。
ruì yún chán xīn.
瑞云纏心。
bì gōng wéi yuǎn.
閟宮惟遠。
“月靈興慶”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