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云飄馬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輕云飄馬足”全詩
縱橫未定交。
欲競連城玉。
翻征縮酒茅。
折骸猶換子。
登爨已懸巢。
壯冰初開地。
盲風正折膠。
輕云飄馬足。
明月動弓弰。
楚師正圍鞏。
秦兵未下崤。
始知千載內。
無復有申包。
分類:
作者簡介(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蘭成,北周時期人。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他以聰穎的資質,在梁這個南朝文學的全盛時代積累了很高的文學素養,又來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經歷豐富了創作的內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特面貌。
《擬詠懷詩 十五》庾信 翻譯、賞析和詩意
《擬詠懷詩 十五》是南北朝時期庾信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擬詠懷詩 十五
六國始咆哮。
縱橫未定交。
欲競連城玉。
翻征縮酒茅。
折骸猶換子。
登爨已懸巢。
壯冰初開地。
盲風正折膠。
輕云飄馬足。
明月動弓弰。
楚師正圍鞏。
秦兵未下崤。
始知千載內。
無復有申包。
譯文:
六國剛剛開始咆哮,
紛爭交戰尚未決定。
欲爭奪連城的美玉,
翻山越嶺縮回酒茅。
折斷的骸骨仍在交換子孫,
登高燒火已經懸掛巢穴。
厚厚的冰剛剛開始裂開大地,
狂風正在折斷黏膠。
輕盈的云飄動著馬蹄,
明亮的月亮使弓箭搖動。
楚國的軍隊正在圍攻鞏縣,
秦國的士兵還未攻破崤山。
才知道千年之內,
已經沒有申包(指申包令,南朝宋時人,意為無人可依靠)。
詩意和賞析:
《擬詠懷詩 十五》是庾信以詠懷之情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通過描述南北朝時期動蕩的局勢和各國之間的戰亂,表達了作者對亂世的感慨和憂慮。
詩的開頭提到"六國始咆哮",指的是六國在戰亂中開始咆哮、紛爭不斷。"欲競連城玉"表達了各國爭奪重要城池的欲望,而"翻征縮酒茅"則形象地描繪了軍隊征戰時來回穿梭、疲憊不堪的景象。
詩中還出現了一些象征性的意象。"折骸猶換子"表明為了爭斗而犧牲的人們只能通過子孫來延續;"登爨已懸巢"則暗示戰亂使人們不得不離開家園;"壯冰初開地"和"盲風正折膠"則分別描述了寒冷的冰雪和狂暴的風雨,象征著戰亂給人們帶來的苦難。
詩的最后兩句"楚師正圍鞏。秦兵未下崤。"揭示了楚國軍隊正在圍攻鞏縣,而秦國的士兵還未能攻破崤山,這一情景進一步加深了詩中的動蕩和戰亂氛圍。
詩的結尾"始知千載內。無復有申包。"表達了作者對亂世的認知和感慨,意味著在接下來的千年里,再也沒有像申包那樣可以依靠的人了。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描繪戰亂和動蕩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亂世的憂慮和對人們遭受苦難的同情。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意象和對比,展示了戰亂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不安。這首詩詞以其深刻的描寫和感人的情感,反映了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的現實,同時也呈現了庾信對亂世的思考和對人性的關懷。
“輕云飄馬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ǐ yǒng huái shī shí wǔ
擬詠懷詩 十五
liù guó shǐ páo xiào.
六國始咆哮。
zòng héng wèi dìng jiāo.
縱橫未定交。
yù jìng lián chéng yù.
欲競連城玉。
fān zhēng suō jiǔ máo.
翻征縮酒茅。
zhé hái yóu huàn zi.
折骸猶換子。
dēng cuàn yǐ xuán cháo.
登爨已懸巢。
zhuàng bīng chū kāi dì.
壯冰初開地。
máng fēng zhèng zhé jiāo.
盲風正折膠。
qīng yún piāo mǎ zú.
輕云飄馬足。
míng yuè dòng gōng shāo.
明月動弓弰。
chǔ shī zhèng wéi gǒng.
楚師正圍鞏。
qín bīng wèi xià xiáo.
秦兵未下崤。
shǐ zhī qiān zǎi nèi.
始知千載內。
wú fù yǒu shēn bāo.
無復有申包。
“輕云飄馬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