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井沉熒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火井沉熒散”全詩
炎洲高焰通。
鞭石未成雨。
鳴鳶不起風。
思為鸞翼扇。
愿借明光宮。
臨淄迎子禮。
中散就安豐。
美酒含蘭氣。
甘瓜開蜜筒。
寂寥人事屏。
還得隱墻東。
分類:
作者簡介(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蘭成,北周時期人。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他以聰穎的資質,在梁這個南朝文學的全盛時代積累了很高的文學素養,又來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經歷豐富了創作的內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特面貌。
《和樂儀同苦熱詩》庾信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樂儀同苦熱詩》是南北朝時期的一首詩詞,作者是庾信。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火井沉熒散。
炎洲高焰通。
鞭石未成雨。
鳴鳶不起風。
思為鸞翼扇。
愿借明光宮。
臨淄迎子禮。
中散就安豐。
美酒含蘭氣。
甘瓜開蜜筒。
寂寥人事屏。
還得隱墻東。
譯文:
火井中的明亮火光散射。
炎熱的地方火焰通明。
鞭石之間未形成雨水。
鳴鳶不能在無風的情況下飛翔。
我思念著鸞翼一樣的扇子。
希望能借用明光宮的涼風。
在臨淄迎接子禮。
在安豐效力于中散(官職名)。
美酒中含有蘭花的香氣。
甜瓜中散發出蜜的味道。
寂寥中屏蔽了人事紛擾。
只有回到隱墻東才能找到寧靜。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庾信在炎熱的夏天所感受到的困擾和向往。前四句描寫了炎熱的場景,火井中的明亮火光和高高燃燒的火焰給人一種炎熱的感覺,但鞭石之間卻沒有形成雨水,鳴鳶也無法在無風的情況下飛翔,這表達了作者對干旱和悶熱的不滿。
接下來的幾句表達了作者對涼爽和寧靜的渴望。他希望能得到鸞翼一樣的扇子,借用明光宮的涼風,以解乏熱之苦。臨淄是當時的都城,迎接子禮可能指的是庾信在臨淄接受官方的接待。中散是一種官職,安豐可能是指一個地方名。這里表達了作者對于能夠在清涼之地從事官職的向往。
最后幾句描繪了美酒和甜瓜,以及寧靜的境地。美酒中含有蘭花的香氣,甜瓜的味道醇甜。寂寥中屏蔽了人世的紛擾,只有回到隱墻東才能找到寧靜。這表達了作者對于遠離塵囂,回歸自然、追求寧靜的向往。
整首詩詞以對比的手法描繪了作者在炎熱夏日中的苦悶和對涼爽寧靜的向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受和愿望。
“火井沉熒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lè yí tóng kǔ rè shī
和樂儀同苦熱詩
huǒ jǐng chén yíng sàn.
火井沉熒散。
yán zhōu gāo yàn tōng.
炎洲高焰通。
biān shí wèi chéng yǔ.
鞭石未成雨。
míng yuān bù qǐ fēng.
鳴鳶不起風。
sī wèi luán yì shàn.
思為鸞翼扇。
yuàn jiè míng guāng gōng.
愿借明光宮。
lín zī yíng zi lǐ.
臨淄迎子禮。
zhōng sàn jiù ān fēng.
中散就安豐。
měi jiǔ hán lán qì.
美酒含蘭氣。
gān guā kāi mì tǒng.
甘瓜開蜜筒。
jì liáo rén shì píng.
寂寥人事屏。
hái dé yǐn qiáng dōng.
還得隱墻東。
“火井沉熒散”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