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平尋兔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雪平尋兔跡”全詩
獵馬向山橫。
石關魚貫上。
山梁鴈翅行。
雪平尋兔跡。
林藂聽雉聲。
馬嘶山谷響。
弓寒桑柘鳴。
聞弦鳥自落。
望火獸空驚。
無風樹即正。
不凍水還平。
誰知茂陵下。
愿入雎陽城。
分類:
作者簡介(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蘭成,北周時期人。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他以聰穎的資質,在梁這個南朝文學的全盛時代積累了很高的文學素養,又來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經歷豐富了創作的內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特面貌。
《伏聞游獵詩》庾信 翻譯、賞析和詩意
《伏聞游獵詩》是南北朝時期庾信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游獵中的景象和情感體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虞旗喜旦晴。
獵馬向山橫。
石關魚貫上。
山梁鴈翅行。
雪平尋兔跡。
林藂聽雉聲。
馬嘶山谷響。
弓寒桑柘鳴。
聞弦鳥自落。
望火獸空驚。
無風樹即正。
不凍水還平。
誰知茂陵下。
愿入雎陽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游獵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獵場的氛圍,表達了作者對狩獵的熱愛和對自然的贊美。
詩的開頭,"虞旗喜旦晴",意味著天空放晴,獵人們歡喜地舉起虞旗,準備開始狩獵。"獵馬向山橫",描述了獵人們騎著馬匹勇往直前,穿過山脈,展開獵狩之行。
接下來的幾句描寫了獵場上的景象。"石關魚貫上",獵人們穿過石頭關口,一個接一個地登上山頂。"山梁鴈翅行",描繪了山脈上飛翔的大雁,給整個獵場增添了一份活力。
隨后的幾句中,作者描述了在雪地中追蹤兔子的足跡、傾聽雉鳥的鳴叫聲,以及馬嘶聲在山谷中回響。這些細節描寫展示了獵人們的技巧和對自然的敏感。
接著的兩句"弓寒桑柘鳴,聞弦鳥自落",表現出獵人們的箭術高超,一箭射中鳥的時候,其他鳥兒聞聲自動落下,形容箭法之嫻熟。"望火獸空驚",描述了獸類看到篝火時的驚慌反應。
最后的幾句"無風樹即正,不凍水還平",表達了自然環境的寧靜和平穩,無論是樹木還是水流,都保持著原本的狀態。最后兩句"誰知茂陵下,愿入雎陽城",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希望回到雎陽城,與親人朋友相聚。
整首詩詞通過生動的描繪展現了狩獵場景的壯麗和獵人們的技藝,同時也流露出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運用富有節奏感的語言,使得讀者能夠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狩獵的激情和自然的美妙。
“雪平尋兔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ú wén yóu liè shī
伏聞游獵詩
yú qí xǐ dàn qíng.
虞旗喜旦晴。
liè mǎ xiàng shān héng.
獵馬向山橫。
shí guān yú guàn shàng.
石關魚貫上。
shān liáng yàn chì xíng.
山梁鴈翅行。
xuě píng xún tù jī.
雪平尋兔跡。
lín cóng tīng zhì shēng.
林藂聽雉聲。
mǎ sī shān gǔ xiǎng.
馬嘶山谷響。
gōng hán sāng zhè míng.
弓寒桑柘鳴。
wén xián niǎo zì luò.
聞弦鳥自落。
wàng huǒ shòu kōng jīng.
望火獸空驚。
wú fēng shù jí zhèng.
無風樹即正。
bù dòng shuǐ hái píng.
不凍水還平。
shéi zhī mào líng xià.
誰知茂陵下。
yuàn rù jū yáng chéng.
愿入雎陽城。
“雪平尋兔跡”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