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露似珠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露似珠圓”全詩
秋露似珠圓。
絡緯無機織。
流螢帶火寒。
何年迎弄玉。
今朝得夢蘭。
訝許能含笑。
芙蓉宜熟看。
分類:
作者簡介(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蘭成,北周時期人。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他以聰穎的資質,在梁這個南朝文學的全盛時代積累了很高的文學素養,又來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經歷豐富了創作的內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特面貌。
《奉和賜曹美人詩》庾信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和賜曹美人詩》是南北朝時期庾信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月光如粉白。
秋露似珠圓。
絡緯無機織。
流螢帶火寒。
何年迎弄玉。
今朝得夢蘭。
訝許能含笑。
芙蓉宜熟看。
譯文:
皎潔的月光如同白色的粉末。
秋天的露水宛如圓潤的珠子。
紗織的經緯無法編織出來。
飛舞的螢火蟲帶著寒冷的火光。
不知何年能擁有美玉。
今天終于得到了夢中的蘭花。
驚訝而喜悅,能夠含笑。
芙蓉花美麗得值得細細觀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美麗而富有詩意的景象。詩人以精細的筆觸表達了自然界的美麗景色,并將其與美人的容顏相對照。月光如同粉末一般潔白明亮,給人一種清涼的感覺。秋天的露水宛如圓潤的珠子,閃爍著晶瑩的光芒。紗織的經緯卻無法編織出這種美麗,顯示出詩人對無法用言語表達的美感的追求和無奈。
流動的螢火蟲帶著微弱的火光,更加凸顯了夜晚的寒冷。詩人以螢火蟲的形象增強了寒冷的感覺,又展現了生命的微弱但堅韌的氣息。
詩中的“弄玉”和“夢蘭”是對美人的形容。詩人表達了對美人的渴望和對美麗的向往,以及得到美人的喜悅之情。美人的容顏如同夢中的蘭花,給詩人帶來了驚喜和快樂,使他能夠含笑。
最后一句“芙蓉宜熟看”是對芙蓉花的贊美,詩人鼓勵人們仔細觀賞芙蓉花的美麗。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來表達對美麗的追求和對美人的贊美。詩人通過細膩的筆觸和意象的運用,創造了一幅美麗而富有詩意的畫面,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和愉悅。
“秋露似珠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cì cáo měi rén shī
奉和賜曹美人詩
yuè guāng rú fěn bái.
月光如粉白。
qiū lù shì zhū yuán.
秋露似珠圓。
luò wěi wú jī zhī.
絡緯無機織。
liú yíng dài huǒ hán.
流螢帶火寒。
hé nián yíng nòng yù.
何年迎弄玉。
jīn zhāo dé mèng lán.
今朝得夢蘭。
yà xǔ néng hán xiào.
訝許能含笑。
fú róng yí shú kàn.
芙蓉宜熟看。
“秋露似珠圓”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