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帛之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玉帛之禮”全詩
不言而令。
玉帛之禮。
敢陳莊敬。
奉如弗勝。
薦如受命。
交于神明。
愨于言行。
分類:
作者簡介(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蘭成,北周時期人。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他以聰穎的資質,在梁這個南朝文學的全盛時代積累了很高的文學素養,又來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經歷豐富了創作的內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特面貌。
《周大祫歌 登歌》庾信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南北朝時期庾信創作的《周大祫歌 登歌》。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神惟顯思。
神明只顯露其思維。
不言而令。
無需言語即可使人遵守。
玉帛之禮。
指向王室貴族間的尊貴禮儀。
敢陳莊敬。
敢以莊重和敬意表達。
奉如弗勝。
虔誠地奉獻,不敢自居勝過他人。
薦如受命。
將自己的供奉視若受到神明的命令。
交于神明。
與神明相交。
愨于言行。
言語和行為都表現得端莊恭敬。
這首詩詞主要描述了人們對神明的虔誠和敬畏之情。神明的思維超越了人類的言辭,只需他們默默地示意,人們就能順從神明的旨意。王室貴族遵循著高貴的禮儀,以莊重和敬意來表達自己的敬畏之情。他們將自己的供奉視若受到神明的命令,并與神明建立起某種聯系。在言語和行為中,他們都表現得非常莊重和恭敬。
這首詩詞表達了南北朝時期人們對神明的崇敬和虔誠,以及他們對尊貴禮儀的重視。它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價值觀和道德規范,強調了言行之間的一致性和端莊恭敬的態度。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當時人們對神明的敬畏之情,以及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尊崇和追求高尚的品德。
“玉帛之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u dà xiá gē dēng gē
周大祫歌 登歌
shén wéi xiǎn sī.
神惟顯思。
bù yán ér lìng.
不言而令。
yù bó zhī lǐ.
玉帛之禮。
gǎn chén zhuāng jìng.
敢陳莊敬。
fèng rú fú shèng.
奉如弗勝。
jiàn rú shòu mìng.
薦如受命。
jiāo yú shén míng.
交于神明。
què yú yán xíng.
愨于言行。
“玉帛之禮”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八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