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爐然樹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野爐然樹葉”全詩
冠蓋風塵喧。
行人忽枉道。
直進桃花源。
稚子還羞出。
驚妻倒閉門。
始聞傳上命。
定是賜中樽。
野爐然樹葉。
山杯捧竹根。
風池還更暖。
寒谷遂長暄。
未知稻粱鴈。
何時能報恩。
分類:
作者簡介(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蘭成,北周時期人。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他以聰穎的資質,在梁這個南朝文學的全盛時代積累了很高的文學素養,又來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經歷豐富了創作的內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特面貌。
《奉報趙王惠酒詩》庾信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報趙王惠酒詩》是南北朝時期庾信創作的一首詩詞,描述了梁王修建竹園的情景。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冠蓋風塵喧。
行人忽枉道。
直進桃花源。
稚子還羞出。
驚妻倒閉門。
始聞傳上命。
定是賜中樽。
野爐然樹葉。
山杯捧竹根。
風池還更暖。
寒谷遂長暄。
未知稻粱鴈。
何時能報恩。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梁王修建竹園的場景,表達了一種寧靜、優美的境界。詩中描繪了行人迷失在竹園中,直到進入了桃花源,孩子們躊躇滿志地走出來,驚訝的妻子關閉了門。隨后,傳來了賜予樽酒的命令。野外的爐子上燃燒著樹葉,山間的杯子托著竹根,風池的溫度更加宜人,寒冷的谷地也變得溫暖。最后,詩人表達了他不知道稻谷和米酒何時能夠報答這份恩情的希望和愿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理想化的境界,展示了庾信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詩中運用了一系列意象,如冠蓋風塵、桃花源、稚子、竹根等,通過這些形象來表達詩人對和諧、自然、寧靜生活的追求。整首詩詞情感平和,以自然景物勾勒出一幅寧靜祥和的畫面,給人以閑適、恬靜的感受。
詩中的桃花源象征人們心中的理想境界,而竹園則是創造這個理想世界的手段。詩人通過描繪竹園中的景物和人物,表達了對自然生活、寧靜與和諧的向往。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為載體,抒發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恩情的期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傳達了對和諧、寧靜生活的向往,并表達了對恩情的感激和希望能夠回報的愿望。
這首詩詞簡潔明了,意象鮮明,情感真摯,給人以平和寧靜的感受。它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繪,展示了庾信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恩情的感激和對未來的期望。
“野爐然樹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bào zhào wáng huì jiǔ shī
奉報趙王惠酒詩
liáng wáng xiū zhú yuán.
梁王修竹園。
guān gài fēng chén xuān.
冠蓋風塵喧。
xíng rén hū wǎng dào.
行人忽枉道。
zhí jìn táo huā yuán.
直進桃花源。
zhì zǐ hái xiū chū.
稚子還羞出。
jīng qī dǎo bì mén.
驚妻倒閉門。
shǐ wén chuán shàng mìng.
始聞傳上命。
dìng shì cì zhōng zūn.
定是賜中樽。
yě lú rán shù yè.
野爐然樹葉。
shān bēi pěng zhú gēn.
山杯捧竹根。
fēng chí hái gèng nuǎn.
風池還更暖。
hán gǔ suì zhǎng xuān.
寒谷遂長暄。
wèi zhī dào liáng yàn.
未知稻粱鴈。
hé shí néng bào ēn.
何時能報恩。
“野爐然樹葉”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六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