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底草齊千片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樹底草齊千片凈”全詩
黃昏月下惆悵白,清明雨后寥梢紅。
樹底草齊千片凈,墻頭風急數枝空。
西園此日傷心處,一曲高歌水向東。
分類:
作者簡介(韓偓)

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殘花》韓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殘花》是唐代詩人韓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余霞殘雪幾多在,
蔫香冶態猶無窮。
黃昏月下惆悵白,
清明雨后寥梢紅。
樹底草齊千片凈,
墻頭風急數枝空。
西園此日傷心處,
一曲高歌水向東。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景物的變化和作者的情感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離別之苦。詩中的景物描寫以余霞殘雪、蔫香冶態、黃昏月、清明雨后等形象具體地表現了季節的轉換和自然界的變化,同時也隱喻了人事的更迭和光陰的流轉。而作者內心的感受則通過詩中的惆悵、傷心和高歌等表達出來,傳遞了離別和無奈的情感。
賞析:
《殘花》以簡練的語言和飽滿的意境展現了韓偓的才情。詩中使用了余霞殘雪、蔫香冶態等形象描寫,生動地表現了季節的變化,給人以清新的感覺。而黃昏月下、清明雨后等景物的描繪,則增加了詩中的哀愁和離別之感。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詩詞將自然界的變化與人生的離別相聯系,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離別無常的感慨。
詩的后半部分,樹底草齊千片凈,墻頭風急數枝空,通過對自然界細微變化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奈。西園此日傷心處,一曲高歌水向東,表達了作者對別離的無奈和對逝去的美好的追憶。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沉的情感,呈現出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事更迭的思考,以及對離別和無常的痛苦感受。
總的來說,韓偓的《殘花》通過對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的結合,傳達了時光流轉和離別之苦的主題,以簡練而深沉的語言打動人心。
“樹底草齊千片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án huā
殘花
yú xiá cán xuě jǐ duō zài, niān xiāng yě tài yóu wú qióng.
余霞殘雪幾多在,蔫香冶態猶無窮。
huáng hūn yuè xià chóu chàng bái,
黃昏月下惆悵白,
qīng míng yǔ hòu liáo shāo hóng.
清明雨后寥梢紅。
shù dǐ cǎo qí qiān piàn jìng, qiáng tóu fēng jí shù zhī kōng.
樹底草齊千片凈,墻頭風急數枝空。
xī yuán cǐ rì shāng xīn chù, yī qǔ gāo gē shuǐ xiàng dōng.
西園此日傷心處,一曲高歌水向東。
“樹底草齊千片凈”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