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頭通事通何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按頭通事通何事”全詩
按頭通事通何事,昨夜東園芍藥開。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即事》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即事》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半刺還為權刺史,
朝衙不坐坐鈴齋。
按頭通事通何事,
昨夜東園芍藥開。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官員的生活場景和內心感受。詩中的主人公原本是一位權臣的屬下,但半途卻被任命為刺史(地方行政官),權勢得到了提升。然而,他并不喜歡在朝廷中坐堂,而是喜歡在自己的鈴齋中靜心思考。他要處理的事務繁多,但他卻在思考著如何以恰當的方式處理這些事務。在前一夜,他的東園里的芍藥花開放了,這也許給他帶來了一些安慰和愉悅。
賞析:
這首詩寫了一個官員的內心世界和對權力的態度。詩人通過對官員的角色和情境的描寫,展現了他對權力的矛盾態度。雖然他獲得了更高的職位,但他卻不愿意沉浸在朝廷權力的轄制之下。相反,他選擇了在自己的鈴齋中追求內心的寧靜和獨立思考。這種心境的表達呈現了作者對自由、獨立和內心追求的向往。
詩中的東園芍藥開放的描寫,也暗示了官員心中的一絲悠閑和美好。芍藥作為一種美麗的花卉,象征著寧靜、富足和歡樂。作者通過昨夜東園芍藥開的描寫,展現了官員在繁忙的公務中也能找到一片寧靜和美好的心靈凈土。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官員生活的描繪,傳達了對權力的矛盾態度以及對內心追求的向往。它展示了對自由和寧靜的渴望,以及在繁忙中尋找內心平靜和美好的追求。
“按頭通事通何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í shì
即事
bàn cì hái wèi quán cì shǐ, cháo yá bù zuò zuò líng zhāi.
半刺還為權刺史,朝衙不坐坐鈴齋。
àn tóu tōng shì tōng hé shì, zuó yè dōng yuán sháo yào kāi.
按頭通事通何事,昨夜東園芍藥開。
“按頭通事通何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