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裁錦斷詩可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刀裁錦斷詩可滅”全詩
肝腸切。
織錦機邊音韻咽。
玉琴塵暗薰爐歇。
望盡床頭秋月。
刀裁錦斷詩可滅。
恨似連環難絕。
分類: 調笑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調笑/調笑令》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調笑令》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寸結。肝腸切。
紡織機旁音韻咽。
玉琴塵暗薰爐歇。
望盡床頭秋月。
刀切錦緞,詩可破滅。
恨情像連環,難以解脫。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種情感的困擾和痛苦,表達了作者對愛情的迷茫和無奈之情。詩中的意象通過對紡織、音樂和夜晚的描寫,展現了內心的紛亂和心境的沉重。
賞析:
這首詩詞以寥寥數語勾勒出作者內心的痛苦和愛情的困境。詩的開頭,以"寸結。肝腸切。"形容作者內心的紛亂和痛苦,暗示了他對愛情的執念和無法割舍的情感。接著,通過描寫紡織機旁的音韻咽、玉琴塵暗和薰爐的停歇,創造了一種凄涼的氛圍,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苦楚。詩中的"望盡床頭秋月"一句,通過對夜晚的描繪,表現了作者對愛情的無盡期待和追求。最后兩句"刀切錦緞,詩可破滅。恨情像連環,難以解脫。"用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愛情的絕望和無奈,刀裁錦斷象征愛情的破滅,將整首詩推向了高潮。同時,"恨情像連環,難以解脫"則表達了作者對糾纏不清的感情的無奈和無法自拔。整首詩以簡潔的表達方式,通過意象的運用,展現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對愛情的無奈,給人以深深的共鳴和思考。
“刀裁錦斷詩可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iáo xiào tiáo xiào lìng
調笑/調笑令
cùn jié.
寸結。
gān cháng qiè.
肝腸切。
zhī jǐn jī biān yīn yùn yàn.
織錦機邊音韻咽。
yù qín chén àn xūn lú xiē.
玉琴塵暗薰爐歇。
wàng jǐn chuáng tóu qiū yuè.
望盡床頭秋月。
dāo cái jǐn duàn shī kě miè.
刀裁錦斷詩可滅。
hèn shì lián huán nán jué.
恨似連環難絕。
“刀裁錦斷詩可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