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根行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根行客”全詩
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畫園林溪紺碧,算重來、盡成陳跡。
劉郎鬢如此,況桃花顏色。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憶少年》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憶少年·無窮官柳》是宋代晁補之的一首詩詞。以下是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無窮的官柳,沒有柳樹繪畫船,沒有根的行旅。
南山依然相送,只有高城將人隔絕。
用墨畫的園林,溪水是深藍碧綠,一切都成了過去的痕跡。
劉郎的發鬢已如此蒼老,更何況桃花的顏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懷舊之情表達了對年輕時光的回憶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人晁補之通過描繪一系列形象和景物,表達了時光的無情和人事的更迭。
詩中的“無窮官柳”指的是沒有盡頭的官柳,表達了時光的無限流轉和歲月的無情。然而,這無盡的官柳和柳樹繪畫船都已不再存在,無根的行旅也已離去,這些都象征了過去的歲月和人事的變遷。
南山依然相送,高城將人隔絕,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和對離別的傷感。即使時光流轉,人們的生活在高城內外有了隔閡,但南山依然守望相送,保留著對詩人的思念。
詩中的“罨畫園林溪紺碧”描繪了用墨畫的園林,溪水呈現深藍碧綠的顏色。這里的園林和溪水象征著詩人曾經的美好時光,而現在只能以墨畫的形式存在,成為過去的痕跡。這暗示了時光的流轉和歲月的不可逆轉。
最后兩句“劉郎鬢如此,況桃花顏色”,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年輕之美的懷念。劉郎的發鬢已經蒼老,桃花的顏色也不復存在,強調了光陰易逝和青春易老的主題。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景物和形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歲月變遷的感慨,以及對年輕時光和美好回憶的懷念之情。它喚起了讀者對光陰易逝和人生無常的思考。
“無根行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shào nián
憶少年
wú qióng guān liǔ, wú liǔ huà gě, wú gēn xíng kè.
無窮官柳,無柳畫舸,無根行客。
nán shān shàng xiāng sòng, zhǐ gāo chéng rén gé.
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yǎn huà yuán lín xī gàn bì, suàn chóng lái jǐn chéng chén jī.
罨畫園林溪紺碧,算重來、盡成陳跡。
liú láng bìn rú cǐ, kuàng táo huā yán sè.
劉郎鬢如此,況桃花顏色。
“無根行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