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田罹清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石田罹清霜”全詩
石田罹清霜,念此百草腓。
絲看煮繭吐,士聽憤悱語。
竹馬非妙齡,美人恐遲暮。
匏系魯東家,今君尚天涯。
土膏待陽癉,氣至如咄嗟。
革薄不可廓,士迫下流惡。
木無松柏心,蝎處螻蟻托。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八音歌二首答黃魯直》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八音歌二首答黃魯直》是晁補之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八音況同心,莫樂心相知。
金蘭況同心,莫樂心相知。這里的"八音"指的是古代音樂的八種樂器,"金蘭"指的是指的是音樂家黃魯直。詩人表達了他們在音樂上的共同心聲,以及相互了解的喜悅。
石田罹清霜,念此百草腓。
石田遭受了清霜的侵襲,想到這些百草的遭遇。這句詩意味深長,可以理解為描述了人生的坎坷和不易,以及對于命運的思考。
絲看煮繭吐,士聽憤悱語。
絲線被煮繭后吐出,士人們聆聽著憂憤的言語。這里展現了士人們內心的憂憤和情感的宣泄,可能是對社會現實的不滿或對命運的無奈。
竹馬非妙齡,美人恐遲暮。
童年時的游戲伴侶并非最佳年華,美人也擔心時光消逝。這兩句表達了時光流轉的無情,以及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擔憂。
匏系魯東家,今君尚天涯。
匏瓜繩系在魯東家,而今君卻在天涯。這句描繪了離別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思念和無奈。
土膏待陽癉,氣至如咄嗟。
土地的肥沃等待著陽光的滋潤,氣候的變化瞬息萬變。這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表達了人生的不確定性和變幻莫測。
革薄不可廓,士迫下流惡。
革的厚薄無法廓清,士人被迫淪為下流社會的惡劣環境。這句詩意味深長,可以理解為對于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于士人命運的反思。
木無松柏心,蝎處螻蟻托。
沒有松柏樹的心志,蝎子也能在螻蟻的軀體上寄托。這句詩表達了對人格堅定和品德高尚的贊美,無論環境如何惡劣,人們的內心仍然可以保持堅韌和高尚。
這首詩詞以音樂為背景,通過對各種意象的描繪和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境遇、命運和社會現實的思索。詩詞中運用了具象的意象和抽象的抒情手法,展現了晁補之獨特的文學才華和對人性、命運的深刻洞察力。
“石田罹清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ā yīn gē èr shǒu dá huáng lǔ zhí
八音歌二首答黃魯直
jīn lán kuàng tóng xīn, mò lè xīn xiāng zhī.
金蘭況同心,莫樂心相知。
shí tián lí qīng shuāng, niàn cǐ bǎi cǎo féi.
石田罹清霜,念此百草腓。
sī kàn zhǔ jiǎn tǔ, shì tīng fèn fěi yǔ.
絲看煮繭吐,士聽憤悱語。
zhú mǎ fēi miào líng, měi rén kǒng chí mù.
竹馬非妙齡,美人恐遲暮。
páo xì lǔ dōng jiā, jīn jūn shàng tiān yá.
匏系魯東家,今君尚天涯。
tǔ gāo dài yáng dān, qì zhì rú duō jiē.
土膏待陽癉,氣至如咄嗟。
gé báo bù kě kuò, shì pò xià liú è.
革薄不可廓,士迫下流惡。
mù wú sōng bǎi xīn, xiē chù lóu yǐ tuō.
木無松柏心,蝎處螻蟻托。
“石田罹清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