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偷來為看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陌上偷來為看花”全詩
犢車緩緩隨芳草,不去桃源阿母家。
分類: 陌上花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陌上花八首》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陌上花八首》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陌上偷來為看花,
在街道上偷偷摘來花朵,
饒聲鸚鵡莫夭斜。
讓鸚鵡高興地多叫幾聲,
不要讓它歪著脖子不動。
犢車緩緩隨芳草,
牛車慢悠悠地隨著芳草徐徐前行,
不去桃源阿母家。
不去那桃源仙境阿母的家。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人在街道上偷偷摘花,并且建議鸚鵡多叫幾聲,不要歪著脖子。接著,詩人描繪了一輛緩慢行進的牛車,它悠閑地隨著芳草漫步,但它不去桃源阿母的家。整首詩詞給人一種閑適自得的感覺,同時也流露出對自由與寧靜生活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寧靜而自由的畫面。詩人用"陌上"來形容花朵,表達了他在街道上偷來花朵的情景,這種行為給人一種詩意的竊喜感。"饒聲鸚鵡莫夭斜"一句中,鸚鵡被賦予了生動的形象,詩人希望它多叫幾聲,不要歪著脖子,這或許可以理解為詩人對生活中歡聲笑語的向往。
接下來,詩人以"犢車緩緩隨芳草"描繪了一輛牛車,它緩慢地行進在芳草叢中。這里的牛車和芳草都象征著寧靜和自由,牛車的緩慢行進也暗示了一種安逸和悠閑的狀態。然而,詩人提到牛車不去桃源阿母的家,或許是在傳遞一種不愿意過于奢靡和繁雜的生活的意愿。整首詩詞透露出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以及對閑適自得的追求。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人在街道上偷摘花朵、聽著鸚鵡的聲音,以及一輛慢悠悠的牛車隨著芳草漫步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寧靜和閑適生活的向往。
“陌上偷來為看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ò shàng huā bā shǒu
陌上花八首
mò shàng tōu lái wèi kàn huā, ráo shēng yīng wǔ mò yāo xié.
陌上偷來為看花,饒聲鸚鵡莫夭斜。
dú chē huǎn huǎn suí fāng cǎo, bù qù táo yuán ā mǔ jiā.
犢車緩緩隨芳草,不去桃源阿母家。
“陌上偷來為看花”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