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日碧山思卻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他日碧山思卻走”全詩
他日碧山思卻走,當年紫府已收名。
共知白發生青鬢,未廢長歌續短行。
樽酒不空多坐客,君家余事足陶情。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敘舊感懷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敘舊感懷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郎潛如我未宜驚,
戶部須推宰相評。
他日碧山思卻走,
當年紫府已收名。
共知白發生青鬢,
未廢長歌續短行。
樽酒不空多坐客,
君家余事足陶情。
詩意:
這首詩詞是晁補之致函提刑毅父的一封感懷之作,并附有六首續和的詩。詩人在信中表達了對提刑毅父的敬重和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自己的苦悶和對世事的感慨。他希望提刑毅父能夠評價他的作品,并愿意與提刑毅父共同分享詩歌的樂趣。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而含蓄的語言描繪了晁補之對提刑毅父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郎潛如我未宜驚"表達了晁補之對提刑毅父平和淡定的贊嘆,他認為自己與提刑毅父有著相似的性格和思維方式,因此對提刑毅父的到來并不感到驚訝。
接下來的兩句"戶部須推宰相評,他日碧山思卻走"表達了晁補之對自己詩作的期望。他希望提刑毅父能夠推薦他的詩作給宰相評價,以獲取更多的認可和機會。然而,他也意識到自己因為詩才而可能離開故鄉,離開碧山,這種離別之情在詩中略帶傷感。
接下來的兩句"當年紫府已收名,共知白發生青鬢"表達了晁補之對時光流轉和年華老去的感慨。他說自己的詩作早已在文壇上贏得了聲譽,然而歲月的流逝使他的白發變成了青絲,這是對光陰易逝和人事如夢的深切體悟。
最后兩句"未廢長歌續短行,樽酒不空多坐客,君家余事足陶情"表達了晁補之對自己詩歌創作的堅持和對提刑毅父家庭幸福的祝福。他表示自己并沒有停止長歌短行,仍然堅持創作。他希望提刑毅父的家庭生活充滿歡樂和滿足,有很多朋友可以相伴共飲。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親友的思念、對歲月流轉的感慨以及對詩歌創作的熱愛和堅持。詩人晁補之以簡練的語言刻畫出了自己的內心世界,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他的情感和思考。
“他日碧山思卻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ù jiù gǎn huái chéng tí xíng yì fù bìng zài hé liù shǒu
敘舊感懷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
láng qián rú wǒ wèi yí jīng, hù bù xū tuī zǎi xiàng píng.
郎潛如我未宜驚,戶部須推宰相評。
tā rì bì shān sī què zǒu, dāng nián zǐ fǔ yǐ shōu míng.
他日碧山思卻走,當年紫府已收名。
gòng zhī bái fà shēng qīng bìn, wèi fèi cháng gē xù duǎn xíng.
共知白發生青鬢,未廢長歌續短行。
zūn jiǔ bù kōng duō zuò kè, jūn jiā yú shì zú táo qíng.
樽酒不空多坐客,君家余事足陶情。
“他日碧山思卻走”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