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晚相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文墨晚相依”全詩
臺閣佳聲在,湖湘爽氣歸。
詩夸束筍密,發嘆耨苗稀。
勤苦千秋事,川明水孕璣。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次韻鄧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館九首》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鄧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館九首》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平生鄧夫子,文墨晚相依。
臺閣佳聲在,湖湘爽氣歸。
詩夸束筍密,發嘆耨苗稀。
勤苦千秋事,川明水孕璣。
詩意:
這首詩詞以鄧正字慎思為題,表達了對鄧正的贊美和思念之情。鄧正是晁補之的朋友,他們在晚年一起研究文學,共享知識。晁補之將鄧正比喻為"夫子",意味著他在文學上的造詣和地位。詩中稱頌鄧正在文學館中的聲望和貢獻,他的才華和學問使得湖湘地區的文化氛圍更加清新宜人。詩人也提到了鄧正的詩作,稱贊其詩作中的奇思妙想,以及對農耕勞作的感嘆。最后,詩人提到鄧正所從事的學術事業是勤奮與辛苦的,但這種努力將會在后代流傳,如同明亮的江水孕育出美麗的珠寶。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表達了對鄧正的敬仰和思念之情。詩人通過對鄧正的稱頌,展示了他在文學領域的卓越才華和學問,以及對農耕勞動的贊美。詩中的湖湘爽氣歸,表達了湖湘地區的文化氛圍清新宜人,同時也暗示了鄧正對這片土地的深厚影響。詩人最后表達了對鄧正辛勤學術事業的贊美,強調這種努力將會在后代流傳并留下寶貴的遺產。整首詩意融洽,語言簡練,描繪了鄧正的學問才華和對他的敬佩之情,同時也展示了詩人對湖湘地區文化的熱愛和對農耕勞動的理解與感慨。
“文墨晚相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dèng zhèng zì shèn sī qiū rì tóng wén guǎn jiǔ shǒu
次韻鄧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館九首
píng shēng dèng fū zǐ, wén mò wǎn xiāng yī.
平生鄧夫子,文墨晚相依。
tái gé jiā shēng zài, hú xiāng shuǎng qì guī.
臺閣佳聲在,湖湘爽氣歸。
shī kuā shù sǔn mì, fā tàn nòu miáo xī.
詩夸束筍密,發嘆耨苗稀。
qín kǔ qiān qiū shì, chuān míng shuǐ yùn jī.
勤苦千秋事,川明水孕璣。
“文墨晚相依”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