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意詩書可庇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繆意詩書可庇民”全詩
長笑壯年無一事,微吟只有故人親。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和胡戢七首》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胡戢七首》是宋代晁補之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少時豪氣恨沈淪,
繆意詩書可庇民。
長笑壯年無一事,
微吟只有故人親。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晁補之對自己少年時豪情壯志的懊悔和無奈之情。他曾經懷揣著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但現實的沉淪與挫折使他對自己的年少輕狂感到遺憾。然而,他也意識到詩書之學可以庇護百姓,為人民帶來溫暖和慰藉。盡管他在成年后經歷了很多挫折,但他仍然能從詩書中找到一份慰藉和寧靜。他只能微微吟唱,只有與他親近的故友才能真正理解他的心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感慨。通過對少年時豪情壯志的回憶,作者表達了對年輕時追求的理想的懊悔和失望。然而,他并沒有完全放棄,而是通過詩書來安慰自己和他人。詩中的"繆意"一詞指的是抒發心意、表達情感的詩作,作者認為這種詩書可以給人們帶來庇護和撫慰。在成年后的生活中,作者感到自己的壯志未能實現,但他仍然能在微吟中找到一些安慰。最后一句表達了作者對故友的依戀和對能夠理解自己內心世界的渴望。
整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深沉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對年少時豪情壯志的追憶和對現實挫折的反思。它展示了晁補之對文學的執著和對友情的珍視。這首詩詞既有自省和懊悔的情緒,也有對理想和希望的堅持,展現了作者內心世界的復雜和深刻。
“繆意詩書可庇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hú jí qī shǒu
和胡戢七首
shǎo shí háo qì hèn shěn lún, móu yì shī shū kě bì mín.
少時豪氣恨沈淪,繆意詩書可庇民。
cháng xiào zhuàng nián wú yī shì, wēi yín zhǐ yǒu gù rén qīn.
長笑壯年無一事,微吟只有故人親。
“繆意詩書可庇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