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幾讀黃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隱幾讀黃老”全詩
僻居人事少,多病道心生。
雨洗山林濕,鴉鳴池館晴。
晚來因廢卷,行藥至西城。
分類:
作者簡介(于良史)
于良史 ,唐代詩人,肅宗至德年間曾任侍御史,德宗貞元年間,徐州節度使張建封辟為從事。其五言詩詞語清麗超逸,講究對仗,十分工整。
《閑居寄薛華》于良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閑居寄薛華》是唐代于良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隱幾讀黃老,
閑居耳目清。
僻居人事少,
多病道心生。
雨洗山林濕,
鴉鳴池館晴。
晚來因廢卷,
行藥至西城。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于良史在閑居中的生活情景。他隱居在僻靜的地方,專心讀黃老之書,享受寧靜的耳目環境。因為住處偏僻,很少有人事紛擾,他的內心因此而生發出多病的道心。雨水洗滌了山林,使之濕潤,而鴉鳴則預示著晴朗的天氣。晚上到來時,他因為讀書已經疲倦,于是停下來,拿起藥物前往西城。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于良史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選擇隱居于僻靜的地方,追求內心的寧靜和道德修養。詩中的"黃老"指的是黃帝和老子,代表了道家的思想和智慧。作者通過讀黃老之書,希望能夠領悟到生活的真諦和修身養性的方法。
詩詞中的自然景物,如山林和池館,與作者的內心狀態相呼應。雨洗山林濕潤了環境,給人以寧靜的感覺,而鴉鳴預示著天氣晴朗,增添了生活的愉悅和希望。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在晚上因為閱讀疲勞而放下書籍,選擇行藥前往西城的情景。這表明作者不僅追求心靈的修養,也注重身體的健康。通過這樣的描寫,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平淡而有意義的生活的追求,以及對內心與外在平衡的關注。
整首詩詞以簡潔、樸素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生活態度和情感,展現了隱居者對寧靜生活的向往,以及對自然與道德的關注。這種追求內心寧靜與修養的精神,對于當今喧囂的社會仍然有著啟示和借鑒的意義。
“隱幾讀黃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án jū jì xuē huá
閑居寄薛華
yǐn jǐ dú huáng lǎo, xián jū ěr mù qīng.
隱幾讀黃老,閑居耳目清。
pì jū rén shì shǎo, duō bìng dào xīn shēng.
僻居人事少,多病道心生。
yǔ xǐ shān lín shī, yā míng chí guǎn qíng.
雨洗山林濕,鴉鳴池館晴。
wǎn lái yīn fèi juàn, xíng yào zhì xī chéng.
晚來因廢卷,行藥至西城。
“隱幾讀黃老”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