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黍堪作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黍堪作酒”全詩
南村不見岡,北村十頃強。
東家車滿箱,西家未上場。
荳葉黃,野離離。
鼠窟之,兔入畦。
豕母從豚兒,豕啼豚咿咿。
銜角復銜萁。
荳葉黃,谷又熟。
翁媼衰,餔糜粥。
荳葉黃,葉黃不獨荳。
白黍堪作酒,瓠大棗紅皺。
荳葉黃,穰穰何膴膴。
腰鐮獨健婦,大男往何許。
官家教弓刀,要汝殺賊去。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荳葉黃》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荳葉黃》是一首宋代晁補之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蒹葭蒼,荳葉黃。
南村不見岡,北村十頃強。
東家車滿箱,西家未上場。
荳葉黃,野離離。
鼠窟之,兔入畦。
豕母從豚兒,豕啼豚咿咿。
銜角復銜萁。
荳葉黃,谷又熟。
翁媼衰,餔糜粥。
荳葉黃,葉黃不獨荳。
白黍堪作酒,瓠大棗紅皺。
荳葉黃,穰穰何膴膴。
腰鐮獨健婦,大男往何許。
官家教弓刀,要汝殺賊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農村景象,以及人們在困境中努力生活的場景。詩中通過描寫自然景物、農田勞作和家庭生活,表達了普通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困境的抗爭。
詩的開頭描述了蒼翠的蒹葭和黃色的荳葉,勾勒出田園的景色。南邊的村子看不到山岡,北邊的村子卻有十頃肥沃的田地。東家的車子滿載著豐收的糧食,而西家的田地尚未耕種。這些描寫展示了農村的繁忙和落后的差異。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田野中的動物活動,鼠進了窟,兔子進了畦。豕(豬)的母親跟隨著小豚兒,它們發出豕的哭聲和豚的叫聲。這些動物的描寫增加了生活的細節和鄉村的氛圍。
繼續往下,詩中提到了人們的生活。他們用角(農具)和萁(草繩)耕作田地,表現了艱苦的農耕勞動。荳葉仍然黃,而谷物已經成熟。老年夫婦的身體衰弱,只能吃稀粥度日。這些描寫表達了人們在艱難環境下的生活狀況。
詩的最后部分,通過描述不同農作物的特點和問題,展示了農村的豐饒和困難。白黍(一種谷物)可以釀成美酒,而瓠(一種蔬菜)和大棗則皺紋豐滿。荳葉依舊黃色,豐滿的景象令人心生向往。詩的最后兩句提到了一個腰間拿著鐮刀的健壯婦人,而大男子則去往何處。官家教導他使用弓刀,要求他去殺賊。這些描寫暗示了社會的動蕩和人們生活中的危險。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鄉村景色、農田勞作和人們的生活,展現了晁補之對農民生活的觀察和思考。他通過描繪自然和人文景物,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社會現實的反思。詩中用簡潔明了的語言刻畫了農村的困境和人們的奮斗,展示了晁補之對農民勞動和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同情。整首詩以樸素而真實的描寫風格,呈現了一個真實而飽滿的農村圖景,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蕩和人們的辛酸生活。
“白黍堪作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òu yè huáng
荳葉黃
jiān jiā cāng, dòu yè huáng.
蒹葭蒼,荳葉黃。
nán cūn bú jiàn gāng, běi cūn shí qǐng qiáng.
南村不見岡,北村十頃強。
dōng jiā chē mǎn xiāng, xī jiā wèi shàng chǎng.
東家車滿箱,西家未上場。
dòu yè huáng, yě lí lí.
荳葉黃,野離離。
shǔ kū zhī, tù rù qí.
鼠窟之,兔入畦。
shǐ mǔ cóng tún ér, shǐ tí tún yī yī.
豕母從豚兒,豕啼豚咿咿。
xián jiǎo fù xián qí.
銜角復銜萁。
dòu yè huáng, gǔ yòu shú.
荳葉黃,谷又熟。
wēng ǎo shuāi, bù mí zhōu.
翁媼衰,餔糜粥。
dòu yè huáng, yè huáng bù dú dòu.
荳葉黃,葉黃不獨荳。
bái shǔ kān zuò jiǔ, hù dà zǎo hóng zhòu.
白黍堪作酒,瓠大棗紅皺。
dòu yè huáng, rǎng rǎng hé hū hū.
荳葉黃,穰穰何膴膴。
yāo lián dú jiàn fù, dà nán wǎng hé xǔ.
腰鐮獨健婦,大男往何許。
guān jiā jiào gōng dāo, yào rǔ shā zéi qù.
官家教弓刀,要汝殺賊去。
“白黍堪作酒”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