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燭金華已報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籠燭金華已報春”全詩
詩懶便應推老手,飲豪獨未后諸賓。
宮壺銀箭剛知夜,籠燭金華已報春。
倒載微吟笑兒稚,時清寧是習池人。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飲校理盛居中家次韻二首一》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飲校理盛居中家次韻二首一》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晁補之。這首詩描繪了一幅仙境般的畫面,表達了詩人的愁思和對逍遙自在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騎著仙鸞,來到了玉府,看盡了仙境的真實;
短羽的鳥兒憂愁地停在天漢的岸邊。
詩人懶散地應答,顯得老成穩重;
豪飲者卻仍未后退,獨自享受這宴會。
宮壺中的銀箭剛剛知道夜晚的到來,
籠燭中的金華已經報告著春天的來臨。
倒著運載微弱的吟詠,笑聲如孩童般稚嫩,
時光清靜而寧和,正是習池中的人們。
這首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個仙境般的景象,展示了詩人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對逍遙人生的追求。詩中表達了一種愁思情懷,詩人通過對比自己的懶散與豪飲者的灑脫,表達了對于紛繁世事的疲倦和對自由自在的追求。詩中的騎鸞、玉府、仙真等詞語,營造出一個神秘而美好的仙境,給人一種超脫塵俗的感覺。詩人倒運微吟,笑聲稚嫩,展現了一種寧靜和清凈的境界。整首詩詞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自由與寧靜生活的向往,給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間。
“籠燭金華已報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ǐn xiào lǐ shèng jū zhōng jiā cì yùn èr shǒu yī
飲校理盛居中家次韻二首一
qí luán yù fǔ jǐn xiān zhēn, duǎn yǔ chóu pān tiān hàn bīn.
騎鸞玉府盡仙真,短羽愁攀天漢濱。
shī lǎn biàn yīng tuī lǎo shǒu, yǐn háo dú wèi hòu zhū bīn.
詩懶便應推老手,飲豪獨未后諸賓。
gōng hú yín jiàn gāng zhī yè, lóng zhú jīn huá yǐ bào chūn.
宮壺銀箭剛知夜,籠燭金華已報春。
dào zài wēi yín xiào ér zhì, shí qīng níng shì xí chí rén.
倒載微吟笑兒稚,時清寧是習池人。
“籠燭金華已報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