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領圖書見督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坐領圖書見督郵”全詩
繞郭桑麻通淅口,滿川風景接襄州。
高城鳥過方催夜,廢壘蟬鳴不待秋。
聞說元規偏愛月,知君長得伴登樓。
分類: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送鄧州崔長史》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鄧州崔長史》是唐代盧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出山車騎次諸侯,
離開山川,駕車隨同列諸侯,
坐領圖書見督郵。
坐下來接受圖書,拜見鄧州的長史。
繞郭桑麻通淅口,
繞過城郭的桑麻,通往淅水口,
滿川風景接襄州。
滿眼都是美景,延伸至襄州。
高城鳥過方催夜,
高城之上鳥兒飛過,夜晚逼近,
廢壘蟬鳴不待秋。
廢棄的城壘里蟬鳴聲不等待秋天。
聞說元規偏愛月,
聽說鄧州的長史元規特別喜愛月亮,
知君長得伴登樓。
我知道你容貌出眾,與他共同登上樓閣。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盧綸送別鄧州的崔長史的場景。詩人描述了崔長史出山坐車隨同列諸侯的情景,并見到鄧州的督郵,接受圖書。詩人繼續描繪了旅途中的風景,通過繞過郭墻、桑麻和淅水口,他們眼前的美景一直延伸至襄州。他們經過高城,鳥兒飛過預示夜晚的臨近,廢棄的城壘中蟬鳴聲也在此刻響起,盡管還未到秋天。最后,詩人聽說崔長史特別喜愛月亮,他知道崔長史與他一同登上樓閣觀賞月亮的美景。
這首詩以描繪旅途中的景色和送別場面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崔長史的贊賞和祝福之情。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繪,如繞郭桑麻、滿川風景和高城鳥過,使詩句充滿了生動的畫面感。在描寫廢壘蟬鳴不待秋的句子中,詩人巧妙地運用了對比手法,突出了詩中時序的轉換和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通過最后一句詩句,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崔長史的敬佩之情,以及希望崔長史能夠與他一同欣賞美麗的月亮。整首詩以清新自然的筆觸,展現了唐代詩人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對友人的深情厚意。
“坐領圖書見督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dèng zhōu cuī zhǎng shǐ
送鄧州崔長史
chū shān chē qí cì zhū hóu, zuò lǐng tú shū jiàn dū yóu.
出山車騎次諸侯,坐領圖書見督郵。
rào guō sāng má tōng xī kǒu,
繞郭桑麻通淅口,
mǎn chuān fēng jǐng jiē xiāng zhōu.
滿川風景接襄州。
gāo chéng niǎo guò fāng cuī yè, fèi lěi chán míng bù dài qiū.
高城鳥過方催夜,廢壘蟬鳴不待秋。
wén shuō yuán guī piān ài yuè, zhī jūn zhǎng de bàn dēng lóu.
聞說元規偏愛月,知君長得伴登樓。
“坐領圖書見督郵”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