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雨依高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寒雨依高閣”全詩
虛齋坐亭午,寒雨依高閣。
王官有憂責,霖潦河未落。
孝先但欲眠,不奈弟子謔。
黃花迫晚景,白露下叢薄。
獨當慰佳節,得酒自斟酌。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直舍即事》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直舍即事》是一首宋代晁補之創作的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秋天的云層層疊疊,早晨的清晨也能帶來快樂。
我獨自坐在空蕩的齋室亭子里,寒雨依附在高閣之上。
王官們肩負著沉重的責任,雨水還沒有停歇。
孝先生只想要休息,但無奈門下弟子戲謔不止。
黃花被迫迎來晚景,白露滴落在稀薄的花叢中。
獨自應對這美好的節日,我自己斟酌著酒。
詩意:
《直舍即事》描繪了一個秋天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秋天的云層重重疊疊,但即使是清晨,作者也能從中找到快樂。他獨自坐在齋室的亭子里,眺望著高閣上的寒雨,思緒飄蕩。與此同時,王官們肩負著重要的責任,他們的憂慮與煩惱還未消散。孝先生希望安靜地休息,但是他的弟子們卻不斷地取笑他,使他無法得到寧靜。黃花逐漸凋謝,白露滴落在稀薄的花叢中,暗示著歲月的流逝和事物的變遷。然而,盡管如此,作者仍然獨自安慰自己,用酒來消愁解悶。
賞析:
這首詩詞以秋天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云、雨、花等自然元素,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緒。首兩句以“秋云多重陰,凌旦亦可樂”開篇,表達了作者即使在陰云密布的秋天早晨,仍能從中找到快樂的態度。接著,詩人將自己的身影置于空蕩的齋室亭子中,借著寒雨依附高閣的景象,映射出自己內心的孤獨和思緒的飄蕩。
詩中提到的王官們肩負憂責,暗示了社會的煩惱和壓力,他們的憂慮還未散去,與作者希望安靜休息的心境形成鮮明的對比。而作者的弟子們取笑他,使他無法得到寧靜,這反映了人際關系中的紛擾與無奈。
最后兩句描寫黃花凋謝、白露滴落,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事物的變遷,暗示了歲月的無情和生命的脆弱。然而,盡管面對這一切,作者仍然選擇獨自安慰自己,通過自斟酌酒來消愁解悶,表現了他內心的堅強和對生活的樂觀態度。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緒。盡管外部環境有陰云、寒雨和凋謝的花朵,但作者展現了一種積極面對困境、自我安慰的精神狀態。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詞傳達了一種平淡生活中的哲思和對逆境的堅韌態度。這種堅韌和樂觀的精神,對于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都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同時,詩中也融入了對時間流逝和事物變遷的思考。黃花凋謝和白露滴落,象征著歲月的無情和生命的短暫。作者通過這些意象,提醒人們珍惜眼前的美好,同時也表達了對光陰流逝的無奈和思考。
總之,《直舍即事》以精煉、質樸的語言描繪秋天的景象,通過自然景物的表現,抒發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緒。詩中展現了一種積極面對困境、堅韌樂觀的精神態度,并融入對時間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與人生的抒發,給人以啟示和思考,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思想深度。
“寒雨依高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í shě jí shì
直舍即事
qiū yún duō chóng yīn, líng dàn yì kě lè.
秋云多重陰,凌旦亦可樂。
xū zhāi zuò tíng wǔ, hán yǔ yī gāo gé.
虛齋坐亭午,寒雨依高閣。
wáng guān yǒu yōu zé, lín lǎo hé wèi luò.
王官有憂責,霖潦河未落。
xiào xiān dàn yù mián, bù nài dì zǐ xuè.
孝先但欲眠,不奈弟子謔。
huáng huā pò wǎn jǐng, bái lù xià cóng báo.
黃花迫晚景,白露下叢薄。
dú dāng wèi jiā jié, dé jiǔ zì zhēn zhuó.
獨當慰佳節,得酒自斟酌。
“寒雨依高閣”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