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向季咸心獨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已向季咸心獨醉”全詩
五車猶累方書好,萬物先從辯說雕。
已向季咸心獨醉,更緣順子意都消。
清秋璧月涼如水,莫遣纖云翳紫霄。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求仁復示怨句次韻》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求仁復示怨句次韻》
朝代:宋代
作者:晁補之
聞說高情久沉寥,
維誰與永今朝。
五車猶累方書好,
萬物先從辯說雕。
已向季咸心獨醉,
更緣順子意都消。
清秋璧月涼如水,
莫遣纖云翳紫霄。
中文譯文:
聽說高尚的情感已經長時間被遺忘,
誰能與我一同在今天復興。
五車之書仍然繁重,但仍然受人喜愛,
萬物都從辯說和雕琢開始。
我已沉醉于季咸的心境之中,
再也無法消逝,因為我追隨他的意愿。
清秋的明月如水般涼爽,
請不要讓輕紗云彩遮蔽紫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晁補之寫的,他是宋代的一位文學家和政治家。這首詩詞以表達對高尚情感的追求為主題,同時也暗示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首先,詩人表達了對高尚情感的渴望和思念。他說高尚的情感久已被沉寂,希望能夠與有同樣追求的人一同在當下復興。這里的"高情"指的是道德、仁愛和高尚的情感,而"沉寥"則暗示了這種情感已經被時代的浮躁和紛擾所掩埋。
其次,詩人通過"五車方書"和"萬物辯說雕"的描繪,表達了對傳統文化和知識的重視。盡管文化傳承的過程可能艱辛,但這些知識和智慧的積累是受人喜愛和追求的。
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季咸的心境的傾慕。他說自己已經沉醉其中,無法自拔,因為他追隨季咸的意愿。這里的"季咸"可能是指一個具有高尚情操和道德品質的人物,詩人將自己視作他的追隨者。
最后,詩人以清秋的明月來比喻高尚情感的純凈和清潔,并表達了自己對高尚情感被瑣事所遮蔽的憂慮。他希望不要讓輕紗云彩遮蔽了那美麗的紫霄,也就是高尚情感的境界。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抒發了詩人對高尚情感的向往和追求,同時也反映了他對現實社會的反思。這首詩詞通過意象的運用和情感的抒發,展現了晁補之對人性和道德價值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感人之處。
“已向季咸心獨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ú rén fù shì yuàn jù cì yùn
求仁復示怨句次韻
wén shuō gāo qíng jiǔ chén liáo, zhí wéi shuí yǔ yǒng jīn zhāo.
聞說高情久沉寥,縶維誰與永今朝。
wǔ chē yóu lèi fāng shū hǎo, wàn wù xiān cóng biàn shuō diāo.
五車猶累方書好,萬物先從辯說雕。
yǐ xiàng jì xián xīn dú zuì, gèng yuán shùn zǐ yì dōu xiāo.
已向季咸心獨醉,更緣順子意都消。
qīng qiū bì yuè liáng rú shuǐ, mò qiǎn xiān yún yì zǐ xiāo.
清秋璧月涼如水,莫遣纖云翳紫霄。
“已向季咸心獨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