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踏胸中昨夜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羊踏胸中昨夜蔬”全詩
婦家得餔猶須忍,莫索檳榔笑爾臞。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叔與戲云謂我窮我嘗傷食從而嘲之》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叔與戲云謂我窮我嘗傷食從而嘲之》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叔與戲云謂我窮我嘗傷食從而嘲之,
朝代:宋代,
作者:晁補之。
羊踏胸中昨夜蔬,
不應捫腹怪如壺。
婦家得餔猶須忍,
莫索檳榔笑爾臞。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與叔與戲云之間的對話。詩人自述自己生活貧困,曾經嘗過饑餓之苦,而叔與戲云則嘲笑他的窮困。詩人在詩中表達了自己對于這種嘲諷的回應,并以幽默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境遇與心情。詩人在詩中以自嘲的態度回應了叔與戲云的嘲笑,展現了他的豁達與幽默。詩中使用了一些寓意深厚的意象,增加了詩意的層次。
首句“羊踏胸中昨夜蔬”,表達了詩人過去饑餓的經歷。這句詩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將羊踏踩在詩人的胸膛上,暗示了他曾經的貧苦生活。
接下來的兩句“不應捫腹怪如壺,婦家得餔猶須忍”,詩人以幽默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于叔與戲云的嘲笑的回應。詩人說自己不應該摸著自己的肚子責怪自己像個空壺一樣,而是應該忍受婦人家得到食物時的委屈。這里的“婦家得餔”指的是婦人家庭中得到食物時的局限,詩人以此來暗示自己的貧困。
最后一句“莫索檳榔笑爾臞”,詩人以幽默的語氣表達了自己對于叔與戲云的回應。這句話中的“莫索檳榔”指的是不要向他索要檳榔,而“笑爾臞”則表示詩人對于他們的嘲笑并不在意。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融入了幽默與自嘲的元素,展現了詩人在面對困境時的豁達樂觀態度。通過描繪詩人的窮困經歷和對嘲笑的回應,詩人傳達了對生活的理解與坦然面對困境的態度。
“羊踏胸中昨夜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yǔ xì yún wèi wǒ qióng wǒ cháng shāng shí cóng ér cháo zhī
叔與戲云謂我窮我嘗傷食從而嘲之
yáng tà xiōng zhōng zuó yè shū, bù yīng mén fù guài rú hú.
羊踏胸中昨夜蔬,不應捫腹怪如壺。
fù jiā dé bù yóu xū rěn, mò suǒ bīng láng xiào ěr qú.
婦家得餔猶須忍,莫索檳榔笑爾臞。
“羊踏胸中昨夜蔬”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