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為瓊花芍藥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端為瓊花芍藥催”全詩
兩行堤柳關心在,一點淮山入眼來。
北省主人夸酒好,南風稚子喜帆開。
揚州底事牽行色,端為瓊花芍藥催。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泗洲王諫議明叟留飲》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泗洲王諫議明叟留飲》是宋代晁補之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云水東游蚤歲懷,
半生塵土卻教回。
兩行堤柳關心在,
一點淮山入眼來。
北省主人夸酒好,
南風稚子喜帆開。
揚州底事牽行色,
端為瓊花芍藥催。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在泗州王諫議家留飲時的情感。詩人懷念云水東游的往事,過去的歲月如同塵土般匆匆而逝,卻又不得不回歸現實。他注視著兩行堤上垂柳的動態,眼前只有一點淮山的景色映入眼簾。北方主人夸贊著美酒,南風吹拂下,孩子們喜歡揚帆出海。而揚州的瓊花和芍藥的芬芳香氣,也勾起了詩人對這座城市的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出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泗州的留戀之情。詩人通過對云水、塵土、堤柳、淮山、美酒、南風和揚州的描繪,展示了他對過去往事的懷念、對現實的回歸以及對家鄉的眷戀之情。
詩中的云水和東游,是對過去時光的懷念,表達了詩人對年少時光和自由自在的向往。半生塵土卻教回,表明詩人雖然懷念過去,但現實的責任和拘束使他不得不回歸。堤柳和淮山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對家鄉風景的關懷和眷戀之情。
北省主人夸酒好,南風稚子喜帆開,表達了宴飲和暢游的愉悅氛圍,生動地描繪了詩人在泗州王諫議家留飲時的場景。揚州底事牽行色,端為瓊花芍藥催,表明揚州的瓊花和芍藥的芬芳香氣令詩人懷念之情更加濃烈,也凸顯了揚州的繁華和美麗。
整首詩以簡練的詞句,表達了詩人復雜的情感和對家鄉的眷戀之情。通過景物的描摹和情感的抒發,詩人成功地營造了一種懷舊之情和對現實的思考,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波瀾和情感的起伏。
“端為瓊花芍藥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ì zhōu wáng jiàn yì míng sǒu liú yǐn
泗洲王諫議明叟留飲
yún shuǐ dōng yóu zǎo suì huái, bàn shēng chén tǔ què jiào huí.
云水東游蚤歲懷,半生塵土卻教回。
liǎng xíng dī liǔ guān xīn zài, yì diǎn huái shān rù yǎn lái.
兩行堤柳關心在,一點淮山入眼來。
běi shěng zhǔ rén kuā jiǔ hǎo, nán fēng zhì zǐ xǐ fān kāi.
北省主人夸酒好,南風稚子喜帆開。
yáng zhōu dǐ shì qiān xíng sè, duān wèi qióng huā sháo yào cuī.
揚州底事牽行色,端為瓊花芍藥催。
“端為瓊花芍藥催”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