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兜率事悠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海山兜率事悠悠”全詩
莫認箭邊曾有鹿,安知蓑外是無牛。
社樗共作支離病,園絮同為汗漫游。
亦見顏公為言此,春風過盡不抬頭。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送長道客滑道士》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長道客滑道士》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海山兜率事悠悠,
底處仍須著力修。
莫認箭邊曾有鹿,
安知蓑外是無牛。
社樗共作支離病,
園絮同為汗漫游。
亦見顏公為言此,
春風過盡不抬頭。
譯文:
海山的巡回漫長而悠悠,
底層的修行仍需努力奮斗。
不要認為箭旁曾有鹿,
安心在蓑衣之外是沒有牛。
社稷的病痛共同執著,
園林的絮語也同樣隨意飄游。
同樣看到顏公為此言辭,
春風一去不再抬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送別長道客滑道士為主題,通過描繪大自然的景色和道士修行的道路,表達了晁補之對修行的思考和對世事的觸動。
詩的開頭描述了海山的巡回,暗喻修行之路的漫長。底處仍須著力修,意味著修行者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奮斗。
接下來的兩句“莫認箭邊曾有鹿,安知蓑外是無牛”通過反問的方式表達了修行者應該保持謙遜和不自滿的態度。箭邊曾有鹿,表示不要因為自己的一時成就而自以為是;蓑外是無牛,表示不要以為外表簡樸的人就沒有內在的才華和價值。
下半部分的兩句“社樗共作支離病,園絮同為汗漫游”描繪了社稷病痛和園林中飛舞的絮語,借以暗示世間的紛擾和無常。社樗和支離病指的是國家的困境和動蕩,園絮則象征著人們思緒的飄散和游離。
最后兩句“亦見顏公為言此,春風過盡不抬頭”引用了顏公的言辭,表達了詩人對先賢智者的敬重和對時光流轉的感嘆。春風過盡不抬頭,表明詩人意識到時光流逝的無情,但也暗示了他對未來的期許和對修行道路的堅持。
整首詩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表達了修行者對修行道路的思考和對世事的洞察。通過自然景色和隱喻的手法,詩人呈現了人生的艱辛和不易,同時表達了對修行者的勉勵和對世界的關懷。
“海山兜率事悠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ǎng dào kè huá dào shì
送長道客滑道士
hǎi shān dōu shuài shì yōu yōu, dǐ chǔ réng xū zhuó lì xiū.
海山兜率事悠悠,底處仍須著力修。
mò rèn jiàn biān céng yǒu lù, ān zhī suō wài shì wú niú.
莫認箭邊曾有鹿,安知蓑外是無牛。
shè chū gòng zuò zhī lí bìng, yuán xù tóng wèi hàn màn yóu.
社樗共作支離病,園絮同為汗漫游。
yì jiàn yán gōng wèi yán cǐ, chūn fēng guò jǐn bù tái tóu.
亦見顏公為言此,春風過盡不抬頭。
“海山兜率事悠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