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蝶飛飛綴野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黃蝶飛飛綴野蒿”全詩
華發不堪悲世故,斜川歸興滿東皋。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送永嘉君回至鹿邑東門外作》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永嘉君回至鹿邑東門外作》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冬溫榆柳未全雕,
寒冬時節,榆樹和柳樹的枝條還未完全抽芽,
黃蝶飛飛綴野蒿。
黃色的蝴蝶飛舞著,停在野蒿上。
華發不堪悲世故,
華發的年紀已經不堪忍受這世事的悲歡離合,
斜川歸興滿東皋。
返回東皋的斜川,充滿了歸鄉的喜悅和興奮。
詩詞描繪了冬天的景象和詩人的情感。冬季的景色中,尚未完全抽芽的榆樹和柳樹暗示著寒冷的氣候和草木的休眠。然而,其中飛舞著的黃蝶給人一種活力和生機的感覺,它們停在野蒿上,點綴了這個寒冷的季節。詩人通過這些景物,表達了自己對世事的悲傷和對歸鄉的喜悅。他已經年老,白發蒼蒼,對人世間的事情已經感到無奈和悲傷。然而,當他回到東皋這個地方時,斜川的歸鄉之興使他充滿了喜悅和激動。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內心情感的起伏和對歸鄉的渴望。同時,詩人運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通過描寫榆樹、柳樹和黃蝶,表達了他對生命的思考和對世事變遷的感慨。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傳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對家鄉的深情厚意。
“黃蝶飛飛綴野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ǒng jiā jūn huí zhì lù yì dōng mén wài zuò
送永嘉君回至鹿邑東門外作
dōng wēn yú liǔ wèi quán diāo, huáng dié fēi fēi zhuì yě hāo.
冬溫榆柳未全雕,黃蝶飛飛綴野蒿。
huá fà bù kān bēi shì gù, xié chuān guī xìng mǎn dōng gāo.
華發不堪悲世故,斜川歸興滿東皋。
“黃蝶飛飛綴野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