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海岱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生海岱東”全詩
霜拂蓬壺外,春生海岱東。
清時憂國事,白首問民風。
我亦何為者,丹鈆點勘中。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送趙正夫京東漕》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趙正夫京東漕》是宋代晁補之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朝持使者節,騎出大明宮。
霜拂蓬壺外,春生海岱東。
清時憂國事,白首問民風。
我亦何為者,丹鈆點勘中。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晁補之送趙正夫出使京東漕的情景。詩人在清晨持著節令的使者文牒,騎馬離開大明宮。秋霜覆蓋著蓬壺,在東方的海岱地區春天已經到來。在一個清明的時刻,詩人憂心忡忡地關注國家的大事,他的白發已然問及民風。詩人自問自答,表達了他對自己身份與使命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送別使者的情景,并通過對自身和國家的思考展示了詩人的情感與思想。下面是對每個句子的賞析:
1. "朝持使者節,騎出大明宮。" 這兩句描述了詩人清晨送別使者的場景。"朝持使者節"意味著詩人手持使者的文牒,代表著國家的使命和責任。"騎出大明宮"表示詩人離開了皇宮,向外出發。
2. "霜拂蓬壺外,春生海岱東。" 這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表現出時間的變遷。"霜拂蓬壺外"描繪了秋霜覆蓋著蓬壺,暗示著秋天的到來。"春生海岱東"則表達了東方地區的春天已經到來,展現了季節的轉換。
3. "清時憂國事,白首問民風。"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大事的憂慮和對民風的關切。"清時"指的是清明的時刻,詩人在這個時候思考國家的興衰和民風的狀況。"白首問民風"表明詩人已經年過古稀,但仍然關注國家和人民的命運。
4. "我亦何為者,丹鈆點勘中。" 這兩句是詩人的自問自答,表達了他對自己身份與使命的思考。"我亦何為者"表明詩人對自己的身份和角色產生了疑問,思考自己在當下的位置和作用。"丹鈆點勘中"意味著他在審時度勢,思考著如何應對當前的局勢。
整首詩詞通過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國家和個人命運的關切。他以自己的身份和使命為起點,思考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風貌,表達了對國家和民眾的深沉思考和關懷。
“春生海岱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ào zhèng fū jīng dōng cáo
送趙正夫京東漕
cháo chí shǐ zhě jié, qí chū dà míng gōng.
朝持使者節,騎出大明宮。
shuāng fú péng hú wài, chūn shēng hǎi dài dōng.
霜拂蓬壺外,春生海岱東。
qīng shí yōu guó shì, bái shǒu wèn mín fēng.
清時憂國事,白首問民風。
wǒ yì hé wéi zhě, dān qiān diǎn kān zhōng.
我亦何為者,丹鈆點勘中。
“春生海岱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