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有煙霞草木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坐有煙霞草木香”全詩
斷取鍾山擎石掌,那知不下凈名床。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題僧曇秀鍾山雜詠二十首后》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來自宋代晁補之的《題僧曇秀鍾山雜詠二十首后》。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明珠出袖四百琲,
坐有煙霞草木香。
斷取鍾山擎石掌,
那知不下凈名床。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僧人曇秀在鍾山的景象和他在修行中的體驗。詩中使用了一些象征性的意象,表達了對禪宗修行和佛法的理解。
賞析:
這首詩詞以鍾山為背景,將景物與修行相結合,表達了禪宗修行的境界和體驗。
首句"明珠出袖四百琲",形象地描繪了僧人曇秀手中明亮的明珠,琲是古代計算珠數的單位,暗示了僧人的修行成果。這句意味著僧人的修行成就非凡,他在修行中獲得了珍貴而寶貴的東西。
第二句"坐有煙霞草木香",表達了鍾山的美麗景色和清新的氣息。煙霞象征著山間的霧氣和云霧,草木散發出芳香,整個鍾山被描繪得如詩如畫。這句詩意味著僧人在鍾山修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寧靜。
第三句"斷取鍾山擎石掌",表達了僧人曇秀對禪宗修行的領悟。"斷取"表示僧人超越了世俗的束縛,"擎石掌"是一種禪宗行持的姿勢,意味著僧人在修行中獲得了解脫和平靜的境界。這句詩意味著僧人通過禪宗修行,超越了塵世的煩惱,獲得了內心的寧靜和解脫。
最后一句"那知不下凈名床",表達了僧人曇秀對修行的執著和對禪宗的推崇。"凈名床"是指僧人的住處,表示僧人對修行的專注和奉獻。這句詩意味著僧人曇秀舍棄了紅塵的享受,選擇了清靜的修行生活,并在禪宗中找到了真正的安寧和滿足。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鍾山的景色和僧人曇秀的修行體驗,表達了禪宗修行的境界和內涵。它揭示了禪宗追求內心平靜和解脫的精神,以及僧人對修行的執著和奉獻。同時,詩中運用了象征性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整首詩具有優美的意境和感染力。
“坐有煙霞草木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sēng tán xiù zhōng shān zá yǒng èr shí shǒu hòu
題僧曇秀鍾山雜詠二十首后
míng zhū chū xiù sì bǎi bèi, zuò yǒu yān xiá cǎo mù xiāng.
明珠出袖四百琲,坐有煙霞草木香。
duàn qǔ zhōng shān qíng shí zhǎng, nǎ zhī bù xià jìng míng chuáng.
斷取鍾山擎石掌,那知不下凈名床。
“坐有煙霞草木香”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