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念在貧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念在貧巷”全詩
群鶴棲蓮府,諸戎拜柳營。
浪依巴字息,風入蜀關清。
豈念在貧巷,竹林鳴鳥聲。
分類: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送從叔程歸西川幕》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從叔程歸西川幕
千山冰雪晴,山靜錦花明。
群鶴棲蓮府,諸戎拜柳營。
浪依巴字息,風入蜀關清。
豈念在貧巷,竹林鳴鳥聲。
譯文:
千山上的冰雪融化了,天空晴朗,山靜靜地,像錦花一樣明亮。
群鶴棲息在蓮花府,諸侯前來拜見柳營。
江水平靜,巴字漸漸消失,風吹進蜀關,清爽宜人。
你何需念念不忘我在貧巷里,我聽見竹林里鳥兒的鳴叫聲。
詩意:
這首詩是盧綸給他的親戚程叔程送別的作品。詩中描繪了送別時的景象,表達了盧綸對叔程的思念之情。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生活場景,表達了詩人心中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觀和生活場景來表達情感,結構簡潔明快。詩人運用了豐富的意象,使詩句富有畫面感,讀起來流暢自然。通過描繪冰雪融化、山靜、錦花明亮等景象,詩人讓讀者感受到一種寧靜明朗的氛圍,給人一種舒適愉悅的感覺。寫到群鶴棲息在蓮花府,諸侯前來拜見柳營,詩人表達了叔程取得的成就和受到的尊敬。最后幾句詩,表達了詩人對叔程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身處貧巷但依然能聽到竹林中鳥兒鳴叫的幸福感受。整首詩通過簡短的句子和鮮明的意象展示了詩人的情感和對叔程的祝福,給人以美好的感受。
“豈念在貧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óng shū chéng guī xī chuān mù
送從叔程歸西川幕
qiān shān bīng xuě qíng, shān jìng jǐn huā míng.
千山冰雪晴,山靜錦花明。
qún hè qī lián fǔ, zhū róng bài liǔ yíng.
群鶴棲蓮府,諸戎拜柳營。
làng yī bā zì xī, fēng rù shǔ guān qīng.
浪依巴字息,風入蜀關清。
qǐ niàn zài pín xiàng, zhú lín míng niǎo shēng.
豈念在貧巷,竹林鳴鳥聲。
“豈念在貧巷”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三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