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虜應無馬量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叛虜應無馬量谷”全詩
莫憂斗米千錢貴,自可航河一葦足。
繡衣不但捕群偷,赦書蠲租亡者復。
知君勞倦神亦充,白發何妨面如玉。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再用治橋韻奉送毅夫按部將行》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用治橋韻奉送毅夫按部將行》是晁補之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位毅然決然、奮發向前的將領,表達了對他的佩服和祝福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降羌當有甲齊山,
叛虜應無馬量谷。
莫憂斗米千錢貴,
自可航河一葦足。
繡衣不但捕群偷,
赦書蠲租亡者復。
知君勞倦神亦充,
白發何妨面如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詠史抒懷的方式,表達了對一位勇敢的將領的贊美和祝福。詩人首先提到了將領正在征服羌族的事跡,表明他的能力和膽識。接著提到叛虜應當沒有足夠的馬匹逃離,暗示將領的軍事能力足以威懾敵人。
在接下來的幾句中,詩人告誡將領不要擔心糧食的供應,因為只需一葦之材便可航行河流,意味著將領具備足夠的智慧和才能,能夠解決困難和挑戰。
詩詞的后半部分表達了對將領的贊揚和祝福。將領身穿繡衣,不僅僅是為了捕捉那些竊賊,更重要的是他能夠寬恕那些因困苦而犯罪的人,并給予他們重返社會的機會。詩人認為將領的精神既能充實自己,也能滿足他人的需求。
最后兩句詩以將領白發的形象作為結尾,表明他雖然年事已高,但面容依然如玉,意味著他的品德高尚,仍然充滿活力。
整首詩詞表達了對勇敢、善良、有擔當的將領的贊美和崇敬,同時也傳達了詩人對他未來事業的祝福和對他的敬佩之情。
“叛虜應無馬量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yòng zhì qiáo yùn fèng sòng yì fū àn bù jiàng xíng
再用治橋韻奉送毅夫按部將行
jiàng qiāng dāng yǒu jiǎ qí shān, pàn lǔ yīng wú mǎ liàng gǔ.
降羌當有甲齊山,叛虜應無馬量谷。
mò yōu dòu mǐ qiān qián guì, zì kě háng hé yī wěi zú.
莫憂斗米千錢貴,自可航河一葦足。
xiù yī bù dàn bǔ qún tōu, shè shū juān zū wáng zhě fù.
繡衣不但捕群偷,赦書蠲租亡者復。
zhī jūn láo juàn shén yì chōng, bái fà hé fáng miàn rú yù.
知君勞倦神亦充,白發何妨面如玉。
“叛虜應無馬量谷”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