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白云尋不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流水白云尋不盡”全詩
到闕不沾新雨露,還家空帶舊風塵。
雜花飛盡柳陰陰,官路逶迤綠草深。
對酒已成千里客,望山空寄兩鄉心。
出關愁暮一沾裳,滿野蓬生古戰場。
孤村樹色昏殘雨,遠寺鐘聲帶夕陽。
誰憐苦志已三冬,卻欲躬耕學老農。
流水白云尋不盡,期君何處得相逢。
分類: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與從弟瑾同下第后出關言別》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與從弟瑾同下第后出關言別》是唐代詩人盧綸創作的一首詩。詩中表達了詩人離開故園的心情與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我和從弟瑾一同狀元及第之后,這是我們分別出關時的告別辭。
兩年來我一直為離開家鄉錯過了春天而悲傷。
我來到朝廷,卻未能和新雨露有所沾潤;
我回到家中,卻只能帶著舊時的塵土與風。
雜花已經飛盡,柳樹陰陰地搖曳著;
官道彎彎曲曲,郊外的綠草深深的。
我和酒已經成了千里客,只能望著山巒寄托對故鄉的思念。
離開關口的時候,我愁苦地沾濕了一角衣裳;
滿野的蓬草生長在古老的戰場上。
孤村的樹木在暮雨中顯得暗淡無光,
遠處寺廟的鐘聲伴隨著夕陽響起。
誰能憐憫我苦心難勞已經持續了三個冬天,
卻又想要放下一切,耕種土地學習農耕?
流水和白云無窮盡地流轉著,
我不知道你在哪里,我們何時相見。
這首詩意盎然,表達了詩人因離鄉背井而產生的思鄉之情。詩人描繪了自己離開家鄉后所見所感的景象,通過對出關的旅程和家鄉的變化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故園的思念之情。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描寫手法,使詩歌更加生動和感人。整首詩情深意長,通過平實流暢的語言,讓讀者感受到了詩人內心的離愁與思緒的紛飛。
“流水白云尋不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cóng dì jǐn tóng xià dì hòu chū guān yán bié
與從弟瑾同下第后出關言別
tóng zuò jīn mén xiàn fù rén, èr nián bēi jiàn gù yuán chūn.
同作金門獻賦人,二年悲見故園春。
dào quē bù zhān xīn yǔ lù, huán jiā kōng dài jiù fēng chén.
到闕不沾新雨露,還家空帶舊風塵。
zá huā fēi jǐn liǔ yīn yīn, guān lù wēi yí lǜ cǎo shēn.
雜花飛盡柳陰陰,官路逶迤綠草深。
duì jiǔ yǐ chéng qiān lǐ kè, wàng shān kōng jì liǎng xiāng xīn.
對酒已成千里客,望山空寄兩鄉心。
chū guān chóu mù yī zhān shang, mǎn yě péng shēng gǔ zhàn chǎng.
出關愁暮一沾裳,滿野蓬生古戰場。
gū cūn shù sè hūn cán yǔ, yuǎn sì zhōng shēng dài xī yáng.
孤村樹色昏殘雨,遠寺鐘聲帶夕陽。
shuí lián kǔ zhì yǐ sān dōng, què yù gōng gēng xué lǎo nóng.
誰憐苦志已三冬,卻欲躬耕學老農。
liú shuǐ bái yún xún bù jìn, qī jūn hé chǔ dé xiāng féng.
流水白云尋不盡,期君何處得相逢。
“流水白云尋不盡”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一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